关于“限塑令”限制白色污染调研系别:生物与化学工程系指导老师:陈可涛团队名称:绿色地球队长:张继杨队员:刘娅楠、王中凯、于辉目录一、前言……………………………………………………………… 1 二、实践时间、地点、工作分配…………………………………… 2 三、白色污染的危害………………………………………………… 2 四、各国对白色污染限制进行的措施……………………………… 4 五、实地调查………………………………………………………… 5 六、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对策建议…………………… 10 七、总结……………………………………………………………… 13 一、前言塑料袋,由奥地利人舒施尼在 106 年前做出,并被当时视为“一次革命性的解放运动”的创举, 但是, 到了 20 世纪却被评为“世界最糟糕的发明”,为什么我们就容不下小小的塑料袋呀?塑料袋确实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总能看到大袋小袋的提着东西的人,它方便小巧,实用性强,尽管如此,它的毁灭性缺点还是把它带入了死胡同。首先, 制造塑料袋是在和石油争夺资源, 特别现在油价飞速攀升, 耗费大量的石油资源去制造塑料袋显然不是明智之举。其次, 白色垃圾是它的代名词, 由于塑料袋可降解性差, 而且使用量特别巨大, 因此对塑料袋的后期处理和销毁非常麻烦,给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还有就是对动物有一定的危害性, 某些动物误食塑料袋导致死亡的事情时有发生。 2007 年 12月 31 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份被群众称为“限塑令”的通知明确规定:“从 2008 年6月1 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 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自 2008 年6月1 日起, 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那么白色污染究竟有哪些危害?各国对限制白色污染采取了哪些的措施? “限塑令”颁布后对于限制白色污染取得了哪些成效?带着这些问题,利用暑假时间,我们踏上了“三下乡”实践之旅。二、实践地点、时间、工作分配。实践地点: 鱼台县等周边地区实践时间: 2013-7-15 —— 2013-7-25 工作分配: 姓名任务张继杨对商场、超市、农贸市场进行实地调查刘娅楠搜集资料了解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危害;了解限塑令的内容及意义王中凯采访各类人员对限塑令的认识与了解于辉进行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三、白色污染的危害通过查阅资料,我们了解到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废物, 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并且. 难于降解处理, 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由于这些垃圾大部分都是白色的, 故名“白色污染”。现在, 随着工业的发展, 市场的需求, 大量的废旧农用薄膜、包装袋、一次性快餐盒等日益增多。它给人们带来了方便, 同时, 也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们根据资料集中概括了以下几点白色污染的危害(一) 视觉危害: 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二) 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 长期积累, 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 、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 会导致动物死亡。 3 、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 会占用大量土地, 而且,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 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 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5 、使臭氧层变薄根据 2008 年1月8 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 72 号文件《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 2008 年6月1 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 毫米的塑料购物袋, 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通过分析,我们知道了国家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 毫米的塑料购物袋,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见的那种很薄的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它们很难降解,对环境污染严重;另一个方面, 在所有购物场所一律不得免费使用塑料购物袋。国家实行“限塑令”,实际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市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 最终达到减少连卷塑料袋等各种塑料袋使用的目的, 以遏制其对环境的危害,保护人门赖以生存的环境。四、各国对白色污染限制进行的措施美国旧金山市 1月 20 日成为美国第一个封杀塑
关于“限塑令”限制白色污染调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