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外科(wàikē)历程
第一页,共47页。
2009-08-06
乳腺癌外科(wàikē)100年
2
乳腺癌外科(wàikē)100年历程
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从Halsted“经典”根治术到今天,已经有109年的历史,经历了四个历程:
19世纪末的Halsted根治术;
20世纪50年代(niándài)的扩大根治术;
20世纪60年代(niándài)的改良根治术;
20世纪80年代(niándài)的保乳手术;
21世纪初乳腺癌的治疗是综合治疗的样本。
第1页/共46页
第二页,共47页。
2009-08-06
乳腺癌外科(wàikē)100年
3
乳腺癌的最佳手术一直是争论和研究的热点。随着医学基础研究的深入,前瞻性临床试验的开展和结果的陆续报道,不断冲击和推动着乳腺癌外科及有关学科的发展(fāzhǎn);新理论,新观念,新技术,使乳腺癌的外科治疗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迈进。本文将回顾乳腺癌的百年历史,总结经验,预见未来。
第2页/共46页
第三页,共47页。
2009-08-06
乳腺癌外科(wàikē)100年
4
一、观念(guānniàn)的与时俱进,引发四类乳腺癌手术的碰撞
19世纪末Halsted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病理解剖学研究认为,乳腺癌的发展规律先是肿瘤细胞的局部浸润,后沿淋巴道转移,最后出现血行播散,即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乳腺癌是一种局部疾病,若能将肿瘤及区域淋巴结完整切除,就可能治愈(zhì yù)。于是他在1882年创立了乳腺癌根治术,即整块切除肿瘤在内的全部乳腺,包括相当数量的乳腺皮肤和周围组织,以及胸大肌和腋窝淋巴结,不久又将胸小肌包括在切除的范围内,即Halsted乳腺癌根治术。
第3页/共46页
第四页,共47页。
2009-08-06
乳腺癌外科(wàikē)100年
5
1894年Halsted报道了用该术式治疗乳腺癌50例,无手术死亡,仅3例术后出现局部复发(fù fā),使手术后复发(fù fā)率由当时的58%-85%降到6%。1907年Halsted再次报道了232例乳腺癌根治术5年生存率达到30%,使当时乳腺癌外科的治疗水平大大提高。
第4页/共46页
第五页,共47页。
2009-08-06
乳腺癌外科(wàikē)100年
6
Halsted学派是以病理解剖学为基础,把乳腺癌看做是乳腺的局部病变,把区域淋巴结当做是癌细胞通过的机械性屏障。Halsted手术开创了乳腺癌外科史上的新纪元,被誉为“经典”的乳腺癌根治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奠定了肿瘤外科的治疗原则,即肿瘤连同周围软组织及区域淋巴结的广泛切除(qiēchú)。半个多世纪,Halsted手术在乳腺癌外科中的优势是无可争辩的。
第5页/共46页
第六页,共47页。
2009-08-06
乳腺癌外科(wàikē)100年
7
1918年Stibbe通过尸检描述了内乳淋巴结的分布。至20世纪40年代末,人们认识到乳腺癌的淋巴转移除腋窝淋巴途径外,内乳淋巴结同样也是乳腺癌转移的第一站,锁骨上和纵隔淋巴结则为第二站。从清扫乳腺癌区域淋巴结这个意义(yìyì)上讲,经典根治术遗漏了一处重要的乳腺淋巴引流区,即内乳淋巴链。
第6页/共46页
第七页,共47页。
2009-08-06
乳腺癌外科(wàikē)100年
8
由于当时人们对肿瘤的认识还停留在单纯的“局部根治”上,Halsted手术的疗效渐趋稳定,加上麻醉和胸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Halsted手术受到了“扩大”手术的冲击。Margottini(1949年)和Urban(1951年)分别提出了根治术合并胸膜(xiōngmó)外和胸膜(xiōngmó)内清扫内乳淋巴结的乳腺癌扩大根治术。Andreassen和Dahl-lversen(1954年),提出了根治术合并切除锁骨上淋巴结及内乳淋巴结的乳腺癌超根治术。
第7页/共46页
第八页,共47页。
2009-08-06
乳腺癌外科(wàikē)100年
9
Waneensteen(1956年)报道了根治术合并切除(qiēchú)内乳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手术64例,%。1969年在一次国际性会议上,Dahl-lversen提出:乳腺癌的超根治术与根治术相比,术后并发症多,治疗效果差,他们已放弃使用。这样曾在欧美煊赫一时的乳腺癌超根治术从此消声灭迹。
第8页/共46页
第九页,共47页。
2009-08-06
乳腺癌外科(wàikē)100年
10
以后,许多前瞻性临床试验和多中心的研究结
乳腺癌外科历程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