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自繁自养的山鸡场, 都设有生产区和非生产区。生产区包括孵化室、育雏室、中雏舍、大雏舍、种山鸡舍等。为了保证山鸡群健康, 应根据当地常年主导风向, 按照孵化室、育雏室、中雏舍、大雏舍、种山鸡舍的顺序排列。非生产区包括贮蛋室、病山鸡隔离区、粪便处理场、行政用房及生活用房, 其中饲料仓库、饲料加工车间安排在山鸡场中部, 病山鸡隔离区、兽医室、粪便处理场安置在低处; 行政用房包括办公室、更衣室、兽医室、进场消毒室等,一般都建在生产区外;而生活用房包括宿舍、食堂、休息室,需建在场外。 l) 幼雏舍(室)( 用于饲养 1~4 周龄的山鸡): 刚出壳的幼雏, 其生理机能还不健全, 几乎没有调节体温的能力。人工育雏成功与否, 关键环节就是保温。因此, 育雏舍要有良好的保暖性能和相应的设施, 幼雏舍还要求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幼雏舍一般采用单坡式或双坡式。双坡式跨度 5~6 米左右,单坡式跨度 3 米左右。四周用砖砌,墙壁要比其他山鸡舍稍厚, 尤其是北面墙壁, 以利于保温。门最好开在东西两头。南北开窗。窗与舍内面积之比为 1:(6~8) ,寒冷地区窗的比例宜适当小些,北窗一般为南窗的 1/2 ,南窗离地 100 厘米,北窗离地 100 厘米。要严防隙风,墙面、门和窗要无缝。墙面最好抹灰,门和窗上最好设有布帘, 既便于遮光, 也可避免冷风直入山鸡舍。南墙应设气窗, 以便于调整舍内空气, 克服保暖和通气的矛盾。如果立体育雏, 要求最上一层与顶棚应有 1~ 米的距离。(3 )网舍(用于饲养 10~ 16 周龄的山鸡):见图 2~5 。对 10~ 16 周龄(育成后期) 的山鸡, 只需网室即可。为使山鸡既能避风防雨, 又能防暑降温, 可在网室的一侧( 一般为北侧) 设置避风雨的小棚, 棚内设栖架供山鸡风雨天及夜间休息。网室高度、网眼大小同育成舍相同。网室地面应铺一层细沙, 并有能排水的坡度, 每间网室一般为 100 平方米大小。山鸡舍是山鸡生活、栖息、生长和繁殖的场所, 饲养山鸡无论是利用旧房改建, 还是新建山鸡舍,都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山鸡舍一般多为平房,常见的山鸡舍屋顶式样见图 2~3。
山鸡厂棚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