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钢铁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战略思考.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简称两化融合,推进企业两化融合,不仅是技术、设备等的融合,更是企 业愿景、目标、商业模式、管理体制、以及文化的融合。简而言之,企业两化融合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下, 实现全面现代化的进程。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四化同步发展,两化深度融合”,明确了两化深度融合在我国工业经济 转型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工信部又相继发布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 ( 2013-2018 年)》
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分别对两化融合进行了工作部署。 2015年 5月 8日,《中国制
造 2025 》正式发布,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及第一个十年发展目标。显然,推进 两化深度融合,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 升级,是新时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与实现《中国制造 2025》的战略抓手,而两化融合管理
体系则是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
钢铁行业两化融合实施现状
聚焦整个钢铁行业,两化融合平均水平不高,大部分中小型企业面临着淘汰和关停并转,大型钢铁 企业成为我国两化融合推进的重点。截至目前,全国企业两化融合指数为,而钢铁企业仅为,低于全。钢铁行业两化融合样本企业占整个行业分布的 %,大型企业整体处于单项覆盖向集成提升转型
阶段,处于起步建设阶段的企业达 %,处于单项覆盖阶段的企业达 %,集成提升阶段的企业占比为 %, %的 企业步入创新突破阶段,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第一,钢铁行业基础自动化控制和生产过程控制系统普及率高,但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对产线覆盖率
和数据模型应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典型企业如宝钢股份从产线级基础自动化 (BA)、过程控制系统(PCS、
生产执行系统(PES、到制造管理系统(MMS,建成自上而下纵向集成的四级计算机体系,大幅提高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指标。
第二, 80%以上的大型钢铁企业都建设了制造执行系统, 但系统的产线覆盖率及业务覆盖面均有待提
高,且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过程控制系统之间的集成度不高。产品研究开发领域的信息化较为薄弱, 研发、生产、物流系统集成度低,行业内先进企业已经开展了有关实践。
第三,产供销一体化与财务业务集成方面表现较好,集团基础信息和资金的统一管理水平较高;但 多元产业的信息化、订单自动排产和物料需求自动计划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第四,近 70%的大型联合钢铁企业建设了能源管理系统,但功能覆盖面仅为三分之一,综合节能降 耗水平还需提高。
第五, 先进企业逐步开展了产业链集成与服务创新, 实现产业链向客户延伸服务和产业链价值分析。 目前行业整体电子商务普及率约为 30%。宝钢、南钢、武钢等钢铁企业服务创新的典型模式包括:加强与
汽车等行业的产业链集成与服务,实现产品深加工、产品物流配送、客户生产计划衔接、客户厂前库管 理、客户整体供货等新模式。
南京钢铁集团作为目前通过两化融合认证的示范企业,以企业综合管理部负责企业流程优化,并成 立负责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工程项目的策划与实施的金恒公司,作为其全面推进两化融合的 组织保障。这一

钢铁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战略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