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课型:讲读课 主备人:何俭仪 审核:初一语文备课组 时间:2013年10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①有感情地反复吟读,体会诗歌的意境。
②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景物烘托在感情表现方面的作用。
能力目标:
①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品味诗歌意境的一系列方法。
②通过比较阅读,使学生理解景物烘托在感情表现方面的作用。
德育目标: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①有感情地反复吟读,体会诗歌的意境。
②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品味诗歌意境的一系列方法。
学习难点:①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品味诗歌意境的一系列方法。
②通过比较阅读,使学生理解景物烘托在感情表现方面的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具有长于吟诵、激发想象、娱悦性情的特点。这四首古代诗歌,集美景、美情、美言于一体,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
学生分析:
学生在小学有可能接触到一些较浅显的诗歌,为了激发兴趣,可以让其试朗诵一些名作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并适当鼓励表扬,让学生进一步去感受诗歌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激发起朗读兴趣。
教学设想:
古典诗歌语言优美、凝练,蕴含深厚,因此在教学中应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在诵读中想象诗歌所展现的画面,在诵读中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感情和所创造的意境。
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掌握品味诗歌意境的一系列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一 导入
二 了解诗歌、散曲的知识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②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由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组成;它每句字数相同,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压可不压。
③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三 学习课文:
(一)学习《观沧海》
1.介绍作者:《创新》P38—基础知识(作者作品)。
2.朗读诗词,把握好字音和节奏。
3.听范读,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4.问题探究: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 “观”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三层。
第一层(东——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看的地点及对象。
第二层(水——涌起):写海水和山岛。动静相衬,显示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实写)
第三层(日——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最能体会作者博大的胸怀。这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虚写)
第四层(幸——志):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这两句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