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河西婚俗举隅
摘要:河西地城辽阔,婚俗存在着差异性。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婚礼存在着更大的差异性。本文就以裕固族和武威金昌地区的婚俗为例,简要谈之。
关键词:河西;婚俗;裕固族;武威 ——金昌地区
河西地区的婚礼习俗,从地理空间上来看,既有农耕区向牧区的递变,也有农耕区与牧区的差异。前者主要是受不同宗教的影响,在牧区藏传佛教参透于藏族和蒙古族的婚礼中,在农耕区,儒家礼仪婚姻形式的纲领;而农耕区的婚俗差异,则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区域经济基础,从时间上看,经济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使民众的婚礼习俗,常常徘徊于规整和无常之间,区域文化呈现显著多样性。
武威地区,永昌地区农村婚礼
迎亲:
迎亲结婚当然早上,男方家中选一已婚年轻媳妇和几个男人(去单不去双),备上红车(也叫花车,新车),吹着唢呐,到女方家中迎接新娘,到女方家中,女方要排出酒席款待。饭后吧结婚前南方 置办的各种衣服用具和女方的陪嫁,收走装入木箱中,叫收箱。新年子头戴首饰,顶盖大红盖头叫上头,手拿红花,穿上新鞋,由新郎或抱或背放到花车座位上,叫“脚不粘地”,新娘盛装打扮,男方向女方亲属致谢后,鸣炮开道后,便欢天喜地踏上归途。其中一部分女方的娘家人一同前往前方参观婚礼。
送嫁:
女子出嫁之月,家中父母在亲友中选几个已婚男女和一个小男孩(最好是女子弟弟)一同将女子送至新郎家中,小男孩叫“压轿者”。到男方家门口后,男方家的人要给男孩及元或更多的前,叫“压轿辛苦钱”,新年才能下车。送亲人在新郎家喝了喜酒之后,参观婚礼。到第二天或第三天返回女方家中,还要喝清粉酸汤。迎花婚车走到婆家之前,新娘戴印有“新娘”字样的胸花,新郎佩戴印有“新郎”字样的胸花,准备拜堂。
拜堂典礼:
新郎新娘在布置好的礼台前,有家族或本单位中有名望的人主持婚礼,无论穷富,新郎新娘都要穿上新衣,鸣炮奏乐,宣布婚礼开始。要讲恋爱经过,爱情悄悄话,拜见公婆,畅谈未来家庭生活,如计划生育。营造气氛,展示浓情蜜意,表达亲友们的美好祝愿。
2
入洞房:
拜堂已毕,新郎新娘一人手捧一只麸子碗,另一只手捧一只米碗,上面各方一个大花蒸馍(馍外皮染成黄色,喻意天长地久,称合久馍)。沿铺着地毯的路线步入洞房。同时好友亲朋将早已准备好花生、枣子、核桃、喜糖、碎花纸屑撒向人群中。表达祈求多福多子,日子甜甜美美之意。
肃南裕固族婚俗:
裕固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裕固族的婚俗颇为奇特,源于唐代游牧在厄尔红河流域的回讫,他们与邻居各族交相相处,逐渐成为一个单一的民族,主要从事畜牧业,信奉喇嘛教。在风俗习惯上类似于藏族。
裕固族的婚礼十分有趣,婚礼一般分为两天举行。第一天的地点在女方家,主要是新娘告别少女时代的仪式。其过程是;新娘在两位少妇的协助下、精心打扮一番,改变发型,带上特别的喇叭形毡帽,再带上用玉石、珊瑚、玛瑙、银牌等制成的头面,最后在佩戴上头饰和胸饰。第二天主要就是女方家里的送亲仪式和南方家里的送亲仪式、清晨,主婚人宣布饮“上马酒”,新娘就在一位伴娘及父亲、叔叔及兄弟姐妹的陪同下,上马向新郎家进发,到新郎家门口后,会有一番小小的“战争”,女方有一 人马向专门的小毯房冲击,南方则会全力保护,三个回合后,“战争宣告结束”。最后,婚礼在歌曲伴奏中,一对新人步入新房,开
河西婚俗举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