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兵团精神.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力弘扬兵团精神
为变化变革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障
法规监察处李宏志
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厚重历史,根植于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伟大实践,是兵团几代人用真情和热血树立的不朽旗帜,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兵团人为之献身的屯垦戍边千秋伟业的主流价值所在。兵团精神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兵团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凝聚、鼓舞和引领兵团广大职工群众攻坚克难、团结奋斗的一面永恒旗帜。在推进新疆变化、变革和兵团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大力弘扬兵团精神,唱响兵团精神,用兵团精神激发热情、激发斗志、激发干劲,促进“一班人”、“一层人”、“一群人”的思想更加解放,意志更加坚强,意义更重大、要求更迫切、影响更深远。
一、弘扬“热爱祖国”的精神,不断强化兵团干部职工的精神支柱
“热爱祖国”是兵团精神的核心和灵魂。为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国家的最高利益--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边防巩固,50多年来,几代兵团人怀着对祖国的赤胆忠心,一手拿镐,一手拿枪,无怨无悔地在天山南北的戈壁荒原屯垦,义无反顾地在绵延几千公里的国境线上戍边,成为共和国“不穿军装、不授军衔、不拿军饷、永不换防的哨兵
”。
伟大的事业孕育崇高的精神。为什么地处西北荒原的兵团能够凝聚那么多民族精英?为什么兵团人能够在贫瘠的沙漠戈壁创造出一个个人间奇迹?为什么兵团人能够坚持做好“四个队”、发挥“三大作用”,靠的就是坚定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祖国献身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热血青年。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如果我们选择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这时候将默默地,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会洒下热泪。”
“热爱祖国”的兵团精神,是兵团事业代代相传的重要源泉,是兵团人永葆政治本色的精神支柱,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凝聚民心、战胜困难、跨越发展的重要法宝。新世纪新阶段,兵团人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出色完成生产队、工作队、宣传队、战斗队“四个队”的任务,更好地发挥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三大作用”,确保新疆社会稳定,致富职工群众,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心里装着祖国。
我国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正保持着迅猛的发展势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全国对口援疆工作的全面启动,中央对新疆和兵团支持政策、项目、资金的逐步落实,使兵团正迎来一个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面对
大好机遇,有的同志看不到国家和兵团改革发展大势、看不到事物发展主流;有的理想信念动摇,对兵团前途信心不足;有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有所滋长;有的思想颓废、斗志衰退;有的精神空虚,不思进取;有的人生观出现问题,追名逐利,跑官要官,脱离群众。这些现象说明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使爱国主义始终成为兵团思想政治建设的永恒主题。帮助引导干部职工认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对爱国主义的新要求,帮助干部职工深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兵团的现状,教育干部职工强化爱国意识、感恩意识、使命意识和“四个认同”,深刻认识中央和全国人民对

兵团精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nde11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