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写作方法
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要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 其最基本的格律要求。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指对联中有关平 仄、词性、语法修辞以及书写张贴等方面的格式与规律其核心是 对仗。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以下几点: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从字数来看原则上只要上下联字数相等不论多少字数均可。 如上下联各四个字,则称四言联,等等。但在实践中,多为四字以上, 因汉字一般需要四字以上才能组成句子。从内容上看一副对联的 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也就是意思要相互衬托或相互衔接以 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大多数对联上下联之间的内容
属于互相衬托的关系。这种衬托或者是从相同的角度互相映 衬、互相补充(即所谓“正对”),或者是从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衬、 互相对照(即所谓“反对”),“正对”如:
心莲清净
性海圆融(注:所引对联未注明作者或出处的,均出自本书,下 同。)
“反对"如:
心平积福
欲重招殃
有少数对联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属于互相衔接的关系(即所谓 “串对”,或称“流水对”),也就是上下联两个分句共同构成一个 复句,上下联存在一种连贯、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 件、目的等复合关系。当然,这种互相衔接同时也是互相衬托的。 如:
若无前世心中毒
哪有今生意外灾
又如:
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涩
无非柴米油盐酱醋茶
如果上下联内容毫不相关,会使人觉得非常生硬与滑稽,则起 不到对联应有的文学效果。
除非是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即所谓“无情对”。它指的是上 下联形式上(字面上)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上)却并不相关,从 而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如:
三星白兰地
五月黄梅天(常用联)
庭前花始放
阁下李先生(常用联)
公门桃李争荣日
法国荷兰比利时(常用联)
树已半枯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常用联)
.词性相当、概念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称。
所谓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从严格意义上说是 每个字的词性)应当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 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及连词对连词、副词对副词等等。如:
大行绝俗忘荣辱
至道无情空是非
如果从每个字来看,“大”与“至”、“荣”与“是”、 “辱”与“非”是形容词,“行”与“道”、“俗”与“情”是名 词,“绝”与“无”、“忘”与“空”是动词。但在实践中,对虚 ,一般能够虚词对虚词即可。对实词的要求较 为严格,词性不同一般不能相对。但那些词性比较接近的、或者词 性能够兼通的实词,也还是允许相对的,如名词和代词、某些动词 和形容词之间。当然,词性相同属工对词性相近或相通属宽对。
更严格一点说不但词性要相当而且词语所代表的概念也要相 当也即要尽可能相类似或相对衬。这也涉及到对联的宽工问题。 若上下联两个词语共同所属概念的范畴越小,对仗就越工,反之则 越宽。如:“中国”对“雄鸡”,其共同范畴是事物;“晓日”对 “雄鸡”,就缩小为自然物;“小草”对“雄鸡”,就缩小为生 物;“骏马”对“雄鸡”,就缩小为动物;“老鸭”对“雄鸡”,就 缩小为鸟纲以至家禽。再者,若上下联两个词语之间,概念关系越 互相矛盾(即所谓“矛盾概念”),对仗就越工,“有”对“无”、
“真”对
对联写作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