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马克思列宁主义( 俄语: марксизм- ленинизм), 简称马列主义或马列,严格的说,是指由列宁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然而,在不同的大环境下,许多不同的政治团体都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词汇,并宣称以此作为理论体系的支撑马克思和恩格斯(5张)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 19 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形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尖锐化的时期,国际无产阶级领袖和革命导师卡尔· 亨利希· 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 恩格斯创立的思想体系,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2- 的理论基础。按照列宁在 1913 年的提法, 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根据恩格斯的著作《反杜林论》也可作此分类)。他们阐明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的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证明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指出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是马克思主马克思义的精髓。他们同时指出,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暴力革命,粉碎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在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整个历史时期中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为了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必须有共产主义政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是在各式各样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反动思潮、同国际工人运动中各种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反复斗争中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在第一国际时期, 马克思、恩格斯同蒲鲁东派、巴枯宁派、工联派、拉萨尔派进行了毫不妥协的原则斗争。通过这些斗争,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确立了统治地位。另外,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还对其哲学分别做了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角度的解读。由于马克思学说涉及领域之广,使得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分别都在自己的领域内对其进行阐释,因此还可以根据学科分工考察其内容。“马克思主义”一词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总称在马克思在世-3- 时已经出现,在 19 世纪 70 年代末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中曾广泛使用,但内容受到歪曲,马克思对此提出尖锐批评。恩格斯在 80 年代初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并在 1886 年专门作了说明。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这对于新形势下筑牢思想防线, 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充分认识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界限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能否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理论在任何时候都是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只有在理论上明辨是非,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当前, 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错综复杂。从国际看, 各种文化相互渗透, 各种思潮相互激荡, 西方演变”战略。从国内看, 经济社会深刻变革,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社会意识和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 甚至出现一些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这些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坚持马克思主-4- 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如果在对待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问题上发生动摇, 就会动摇我们事业的根本。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一条重要经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首先表现在理论上的先进性。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全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 究其根本原因, 就在于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当前, 党内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理想信念动摇, 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少数党员、干部甚至接受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认同西方的价值观念。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马克思主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