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第一页,共12页
实验目的
。
。
。
第二页,共12页
实验仪器
图1实验装置
第三页,共12页
实验原理
研究放气后瓶中的剩余的气体。这部分气体在容器中的气体经历了3个过程,即
充气后的等体过程(状态I)→放气时的绝热过程(状态II)→放气后等体过程(状态III).
所有这些过程后的平衡温度均为室温。
空气绝热指数的测量表达式为 :
第四页,共12页
式中,po、p1、p2 分别是环境压强、充气平衡后的压强、放气平衡后的压强。 热力学系统经历了的热力学过程,在P-V图上定性描出过程图线如下图2所示:
第五页,共12页
等温线
等体线
绝热线
V
P
I
III
II
图2 热力学过程
第六页,共12页
实验内容
,集成温度传感器的正负极请勿接错。R取5kΩ。用福廷式气压计测定大气压强p0,用水银温度计测环境室温t0。开启电源,让电子仪器部分预热20min,然后用调零电位器调节零点,把用于测量空气压强的三位半数字电压表指示值调到0。(活塞C2已开启)
图3 温度测量电路
第七页,共12页
,活塞C1打开,用充气球把空气稳定地徐徐压入贮气瓶内,然后关闭活塞C1用压力传感器和AD590温度传感器测量空气的压强和温度,记录瓶内压强均匀稳定时,压强p1和温度值t0。
,当贮气瓶内空气压强降低至环境大气压强p0时(这时放气声消失),迅速关闭活塞C2,这时瓶内气体温度降至t1。
,记下贮气瓶内气体压强p2。
、p2和p0(以mV为单位)换算成kPa或Pa,并代入测量公式,求得空气的绝热指数γ。
重复5次求平均值.
第八页,共12页
测量与数据处理要求
,记录压强p1和温度值t0。
,当贮气瓶内空气压强降低至环境大气压强 时(这时放气声消失),贮气瓶内空气的温度上升至温度 时,记下贮气瓶内气体压强p2.
3. 把测得的瓶内压强值p1、p2和p0(以mV为单位)换算成kPa或Pa,并代入测量公式,求得空气的绝热指数γ。
重复5次求平均值。
第九页,共12页
实验要点及难点
1. 所有的测量一定要在稳态时方可进行读数测量。
2.放气声消失时,必须迅速关闭活塞。
3.充气时不要超过最大允许压强值(10kPa)。
4.测量过程中,尽量保证环境温度不变。
第十页,共12页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