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炳实验中学初中常规管理与检查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稿)
常规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是教学质量的直接保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我校实践新课改步伐的不断加大,教学常规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较大的改变。为了客观评价和分析常规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的课改实践意识,充分发挥教导处的引领作用,使我校常规管理工作步入正轨,现制定出我校常规管理与检查改革实施方案。(此方案可在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修订后试行。)
一、常规工作管理与检查的内容:
1、常规出勤(教师一日教学工作的出勤到岗情况)
2、教学过程(围绕上课开展的各项工作环节落实情况)
3、教学活动(各种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落实情况)
4、质量检测(各年级学期内的质量测评的管理与落实)
5、教学行为(教师上课行为、教育学生手段规范的管理监督,教辅资料的清查)
二、常规管理与检查的方式与要求:
根据我校条(分年级)、快(分处室)结合的管理模式,常规管理与检查由教导处统筹负责,各年级、处室应予以配合。在常规工作落实方面,年级向教导处负责,教导处向校长负责。常规检查的手段逐步趋向多样化。
三、具体落实实施办法:
1、常规出勤:由年级负责督查考勤,每天落实,每周上报,教导处结合教室日志进行汇总通报。
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自习辅导、作业批改。日常管理由各年级落实,过程督查与评价由教导处负责,各年级予以配合。
A备课:根据教学实际,备课检查的内容和形式有所转变和侧重,备课包括纸质备课(个人教案和集体教案)和非纸质备课(电子教案和课件)两种,纸质备课采用以前手段评定,非纸质备课查阅电子稿件,侧重三个方面:一是节数,二是完整性,三是实效性。此外,在整个备课检查中,加入集体智慧成因评定(即同伴互助)和教后反思价值评定。每学期至少进行2次备课检查,抽查不定期进行。
B上课:每学期教导处要深入教师中听课,新教师不少于3节,其他教师最少1节。在听课检查过程中,注重两种评价:一是所备教案与课堂应用的衔接融合评价,二是课堂效果评价。并且在课后能第一时间反馈给老师。
C自习检查:以自习的实效性(学生的自觉性、学习的主动性和和自习效果,)作
常规改革方案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