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扫应对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洒扫应对”教育。
所谓“洒扫”,是指对学生的教育要从生活的劳动教育入手,以养成清洁整齐的习惯;“应对”则是指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礼节教育。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 一个人的举手投足,待人接物,无不体现他的气质与素养。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同学们文明的行为习惯、整洁健康的仪容仪表,在巩固着我们已形成的良好有序和谐的学习环境,在强化着健康向上的学习气氛。许多的事实和现象让我们始终坚信,我们的绝大多数同学是有修养、守规范、懂礼仪、讲文明的人,这是值得我们骄傲和称道的地方。当然我们却不能因此漠视和纵容在身边发生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有些同学出口成脏,打架骂人的事件还有发生,常引发同学之间的矛盾。还有一些同学将饮料瓶、面巾纸、塑料袋、纸屑随处乱扔,还有一些同学面对地上的纸屑,只是袖手旁观,无动于衷,其实,只要弯一下腰,伸手捡一捡,校园就会更加美丽。再以课间为例,课间休息是为了让同学们修整身心,以便更好地学习。多数同学能够遵守课间规范,做有益的活动,例如踢毽子、跳皮筋、与同学交谈、看喜欢的书等,但是少数同学没有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淡薄,他们在走廊上追逐嬉闹、大呼小叫,有时还会撞到老师和同学;还有些同学一下课便拿出小食品,吃完后袋子乱扔,弄得环境脏乱不堪,这些种种表现是和我们倡导的文明新风相悖的。
今天,我们倡导学习儒家的“洒扫应对”,就是要让“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成为我们的日常用语,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用友好、诚恳的态度待人,用热情、大方的举止处事,知荣耻,做真人,让校园充满友爱的温馨,让文明礼貌之花在我们的校园竞相绽放!
洒扫应对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