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常识及预防措施
内 容 提 要
本讲以安全用电为重点,介绍了人体触电的有关知识、安全用电的方法和安全用具、触电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触电急救的方法、电气防火、防爆、防雷常识等内容。
整理课件
一、 关于人体触电的知识
触电的种类
电击:就是通常所说的触电,触电死亡的绝大部分是电击造成的;
电伤: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以及电流本身作用
所造成的人体外伤。
电流伤害人体的因素
伤害程度一般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1) 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
(2) 电流通过人体时间的长短;
(3) 电流通过人体的部位;
(4) 通过人体电流的频率;
(5) 触电者的身体状况。
整理课件
电流通过人体脑部和心脏时最危险;40Hz∽60HZ交流电对人危害最大.
以工频电流为例, 当1毫安左右的电流通过人体时,会产生麻刺等不舒服的感觉;10∽30毫安的电流通过人体,会产生麻痹、剧痛、痉挛、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等症状,但通常不致有生命危险;电流达到50毫安以上,就会引起心室颤动而有生命危险;100毫安以上的电流,足以致人于死地。
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与触电电压和人体电阻有关。
1.3触电的方式
1.单相触电
在低压电力系统中,若人站在地上接触到一根火线,即为单相触电或称单线触电,如图1.1所示。
人体接触漏电的设备外壳,也属于单相触电。
2. 两相触电
人体不同部位同时接触两相电源带电体而引起的触电叫两相触电,如图1.2所示。
整理课件
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
图1.1 单相触电
图1.2 两相触电
整理课件
3. 接触电压、跨步电压触电
当外壳接地的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使外壳带电,或导线断落发生
单相接地故障时,电流由设备外壳经接地线、接地体(或由断落导
线经接地点)流入大地,向四周扩散,在导线接地点及周围形成强
电场。
接触电压:人站在地上触及设备外壳,所承受的电压。
跨步电压:人站立在设备附近地面上,两脚之间所承受的电压。
如图1.3所示。
图1.3 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触电
整理课件
2.1 安全电压
不带任何防护设备,对人体各部分组织均不造成伤害的电压值,
称为安全电压。
世界各国对于安全电压的规定:有50伏、40伏、36伏、25伏、24
伏等,其中以50伏、25伏居多。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安全电压限定值为50伏.
我国规定12伏、24伏、36伏三个电压等级为安全电压级别.
在湿度大、狭窄、行动不便、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的场所(如
金属容器内、矿井内、隧道内等)使用的手提照明,应采用12伏安全
电压。
凡手提照明器具,在危险环境、特别危险环境的局部照明灯,高
,携带式电动工具等,若无特殊的安全防
护装置或安全措施,均应采用24伏或36伏安全电压。
二、 安全电压和安全用具
整理课件
2.2 安全用具
常用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棒三种。
1. 绝缘手套
由绝缘性能良好的特种橡胶制成,有高压、低压两种.
操作高压隔离开关和油断路器等设备、在带电运行的高压电器和低压
电气设备上工作时,预防接触电压。
2. 绝缘靴
也是由绝缘性能良好的特种橡胶制成,带电操作高压或低压电气设备
时,防止跨步电压对人体的伤害。
又称绝缘杆、操作杆或拉闸杆,用电木、胶木、塑料、环氧玻璃布棒
等材料制成,结构如图1.4所示。主要包括: 1 工作部分、2 绝缘
部分、3 握手部分、 4 保护环。
图1.4 绝缘棒的结构
整理课件
三、触电原因
作用:操作高压隔离开关、跌落式熔断器,安装和拆除临时接地
线以及测量和试验等工作。
常用规格:500V、10KV、35KV等。
触电原因及预防措施
直接触电:人体直接接触或过分接近带电体而触电;
间接触电:人体触及正常时不带电而发生故障时才带电的金属导
体。
触电的原因
常见的触电原因:
1. 线路架设不合规格
整理课件
3.2 触电的预防
1.直接触电的预防
(1)绝缘措施
良好的绝缘是保证电气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
安全用电常识及预防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