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同管理制度动态化探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完善,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要同时面对商业风险和法律风险, 企业法务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活动的成败。现代企业间的各种经营活动, 主要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的, 合同管理成为现代企业法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企业法务实践经验已充分证明, 目前多数企业对合同制度实行的只是一种静态管理, 所有的合同管理工作无非是建章立制, 分级审批, 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不能有效地起到预防企业法律风险的作用, 所以, 企业实行动态合同管理制度, 刻不容缓。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由静态转化为动态应首先采取以下方法: 一、法务、业务相互轮岗,变对立为合作合同管理一般采取企业法务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和各业务部门、各单位分口管理的模式, 法务部门作为企业合同的统一管理部门, 对企业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负有全过程监督、检查和指导的职责。在实际工作中, 业务部门认为法务部门不懂业务常识, 对合同的审核是纸上谈兵, 教条主义的合同审核阻碍了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 而法务部门却抱怨业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在业务活动中盲目遵从商业习惯, 抵制法务部门对业务工作的正常监督, 对潜在的法律风险不管不顾, 产生法律纠纷后却又责怪法务部门失职。多数企业法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这种合同审核与反审核的严重对立, 制约了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使得合同管理制度成为一纸具文, 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埋下了诸多隐患。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双方对对方的工作内容及作用缺乏真正了解, 没有“业务未动、法律先行”的全局观念。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企业法务人员和业务人员间应实行轮岗交流, 一旦轮岗, 企业法务人员会逐步了解业务流程及商业习惯, 在此基础之上, 自觉运用法律知识, 帮助业务部门安全高效地实现商业目标, 避免死扣法条、片面审核, 阻碍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 业务人员通过在法务岗位上的锻炼, 了解到最基本的合同法律知识及相关商务法律知识, 在今后的工作中, 学会在依法办事的前提下尊重商业习惯。现代商业运作中, 操作每一笔业务都包含商业和法律两方面的工作, 法务工作人员和业务人员要化对立为合作, 人自身的问题解决了, 才有可能在正确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建立安全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二、实现内外法务岗位的高效互动很多大中型企业为构建有效的法律保障, 在企业内部设置了法务工作岗位后还外聘律师作为企业外部法务工作岗, 而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企业法务内外岗位严重脱节的情况: 企业决策者们只在遇到诉讼时才想到求助于律师, 对于所有非诉讼法律事务只依靠内部法务人员处理,一味贪图方便而不顾内部法务人员是否具有处理企业所有非诉讼法律事务的实际能力。此外, 企业往往从保护企业经营秘密的考虑出发, 不愿让外聘律师过多知道企业情况, 而一个对企业缺乏了解的律师很难在企业面临诉讼时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正确的诉讼方案, 同时, 由于企业法务人员长期局限于内部合同审核工作, 法律知识也会逐步老化, 面对不断涌现的各种商事法律新问题难免感到力不从心, 小问题处理不好往往会导致大纠纷的产生,所以,企业应每年安排一定时间让企业法务人员到律师事务所实践,更新法律知识,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此外, 也要请外聘律师真正走进来, 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重大活动中去。企业经营决策层应定期与外聘律师
企业合同管理制度动态化探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