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 【颁布单位】卫生部【颁布日期】 19941012 【实施日期】 19941012 1994年10月12日卫生部发布【章名】全文医院感染管理是当前医院管理的一项重大课题,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必须从组织落实、开展必要的监测、严格管理措施三个关键环节入手。健全的管理组织是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基本条件;医院感染监测为采取适宜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管理措施的认真贯彻、实施,才能达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现就三个环节要求如下: 【章名】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一、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在卫生部医政司领导下,履行下列职责: 。 。 。 ,组织专家调查、评定,并提出处理意见。 。 。二、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各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建立相应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履行下列职责: 。 。 。 ,应即时上报,并组织有关专家调查、评定,提出处理意见。 。 ,开展调查研究。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组) 各级医院应根据卫生部(88)卫医字第39号文件(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暂行办法》,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并履行下列职责: 。 ;管理监督;评价效果;发现问题,提出对策。 。 ,提供技术咨询。 ,对有关医院感染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对策。 ,应立即逐级上报,并采取果断措施。 。四、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 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负责医院感染管理的日常工作: ,并组织实施。 。 、消毒药械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并提出考评意见。 、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医院感染的各种监测资料,并按要求上报。 。 ,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即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并向临床科室反馈,供临床选用抗生素参考。 。 。 、消毒药械的购置、查验卫生许可证,并定期监测消毒效果和用后的处理。五、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监控医师、监控护士或护士长(兼职)组成,履行下列职责: 。 ,对医院感染可疑病例,可能存在感染的环节进行监测,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对爆发、流行病例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对法定传染病要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报告。 ,进行细菌学检查和药敏试验。 。 。 、医风教育,严格监督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切实做好对卫生员、配膳员、陪住、探视者卫生学管理。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医院感染发病率。【章名】医院感染的监测一、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监测一、二、三级医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应分别低于7%、8%、10%, 漏报率不超过20%,各医院可开展下列监测: 。 。 。 、高危人群的监测。 。 。 。 。二、医院感染卫生学的监测严格区分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医院建筑布局要合理,应符合卫生学标准,设施要有利于隔离消毒,医疗与生活区严格分开;门诊与病区相对隔离;传染病区与一般病区应有一定距离的绿化带,并应有单独出入路线。住院病人应着住院服装,在指定范围内活动,禁止外出。工作人员工作时应按卫生部职业服装要求着装,定期更换。医院重点部门的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的卫生学监测应在清洁后或消毒后、操作前进行,如遇有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