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背诵课文。
3、理清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进入课文。
2、通过讨论探究,自己解决生难字词,自己感悟课文,教师适时点拨。
3、通过学生表演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屠户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
2、学会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
3、逐步培养学生客观认识社会的能力,关注美好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意,背诵课文。
难点:体会道理。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做好充分预习:读准字音,读顺句读,发现疑难问题,回忆巩固作
者及作品。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由灰太狼顺势导入。
同学们认识这个形象吗?它都有哪些特点呢?蒲松龄笔下的狼是怎样一种形象呢?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同来学习
(二)明确目标,回忆巩固作者。
(三)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听读课文。(听准字音,注意节奏。)
2、学生挑战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并进行点评。(读准字音,把握节奏,疏通字词。)
(四)细读课文,疏通文理。
1、请同学们拿起书和笔,自己默默地读,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每小组负责一个自然段同学们互相讨论疑难,
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解决疑难的句子,二是说出本小组解决疑难的绝招。
2、学生分小组讨论。约五分种后,老师让五个组分别展示成果。(各小组选两名代表,一位朗读,一位负责翻译。)
3、理清情节:
请学生用一句话说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一个屠户和两只狼的故事。)
这个故事可以分哪几个情节?
(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五)再读课文,分析形象。
1、再读课文,加深理解。(齐读课文)
2、试评价狼和屠夫的特点。(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贪婪 凶狠 狡猾
3、请三位同学上台表演,其他同学观看并评价看谁表演得好。(教师可以朗读配音。)
4、说说学了本文后你懂得了
狼 (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