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级服装生产管理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1-7-21 22:10:55
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610204)
执笔: 审核:
第一部分专业调研报告
一、行业背景分析
中国是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和生产国。近几年中国的服装业有着较大的发展,服装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2005年纺织服装的总产值即约占全国总产值的十分之一,并已连续五年出口创汇顺差第一,服装产业一直为中国出口创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全世界每三件服装,其中一件来自于中国生产。
对于服装行业而言,“十一五”发展的重点任务是:加大、加快服装自主品牌建设,吸纳国际化设计人才,提高产品设计能力;加强产品设计和市场推广;积极寻找国际市场突破口,利用国际化营销手段,提高自有品牌出口比重,力争到2010年形成若干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服装行业永远都是朝阳产业,我国服装行业必将迎来自己发展的黄金时期,服装行业今后大有可为,服装行业的持续发展,必将需要更多高层次、高知识含量,高技能的专业人才。
二、人才需求分析及结论
(一)人才市场需求分析
人力资源优势是我国做大做强服装产业最有潜力的资源,然而,当前我国服装产业建设的最大瓶颈仍然是人才不足。人才不足的状况直接制约着我国服装行业的健康发展,使我国由服装大国向服装强国迈进,我们必须培养大批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服装人才,以迎接未来挑战。
目前我国服装产业需要大批的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具有战略眼光和创新能力的品牌领军人才、企业家,具有深厚功底的行业科学技术领军人才、设计总监、文化创意领军人才,具有全球化水平的市场网络营销策划人才,高素质的一线技术骨干和设计带头人,高素质高技能的职工队伍,以适应新时期我国服装产业建设的需求。相比我国迅猛发展的发展产业现状,我国服装专业人才缺口相对较大,服装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创业、就业前景看好,前途光明。
(二)服装企业调研分析
随着服装行业的不断发展,工作岗位需求及人才素质技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对十多家服装企业(公司)(见表1-1)可以看出,人才需求岗位已从原来的服装设计师为主导岗位转向服装打板师、服装生产管理人员、服装销售人员等岗位为主的多元化格局。
表1-1 调研主要企业和调研内容一览表
序号
服装企业名称
调研小组成员
调研时间
主要调研内容
1
济南元首针织有限公司
牟彦韬、李飞燕、张玉清
;
;
;
;
。
2
山东鲁泰集团
牟彦韬、李飞燕、张玉清
3
山东烟台恩怡服装公司
牟彦韬、李飞燕、张玉清
4
山东青岛百松服装有限公司
牟彦韬、李飞燕、张玉清
5
山东国人西服有限公司
牟彦韬、李飞燕、张玉清
6
浙江青青果童装公司
牟彦韬、张玉清
7
浙江状元宝贝童装公司
牟彦韬、张玉清
8
潍坊兰天服装有限公司
曹云亮、李飞燕、滕腾
9
天津爱津服装公司
曹云亮、李飞燕、滕腾
10
青岛崎丽服装有限公司
曹云亮、李飞燕、滕腾
11
济南飞龙飞服装有限公司
曹云亮、李飞燕、滕腾
12
北京织舞服装有限公司
曹云亮、李飞燕、滕腾
13
济南若兰制衣
曹云亮、李飞燕、滕腾
(1)服装设计岗位:调研发现服装设计师、设计师助理等岗位的人才明显缺乏,目前在岗人员仅占需求数量的27%;童装类设计岗位持续缺乏,从业人员占需求岗位的30%左右,工作任务从单纯的图纸制作增加了市场调研、面料选择、成本核算、样衣制作等内容。
(2)服装生产管理岗位(含工艺师)
懂设计和工艺同时又懂生生产管理的人才极度缺乏,在岗人员仅占需求量的20%左右, 目前的状态是大部分的生产管理者由各车间熟练工人构成,缺乏高技能、高素质的施工管理人员。
(3)服装销售岗位(含陈列展示设计)
高素质的服装销售人员需求旺盛,企业要求这类人员不仅仅要会谈业务,还要有较高的服装设计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通过对多家企业的的深度调研,我们发现,当前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主要在本省的大中型服装企业就
2010级服装生产管理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