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西乡县脱贫的故事.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西乡县脱贫的故事

褒斜古道间,一片茶香处。陕西省西乡县是革命老区,位于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带,经济欠发达,贫困程度深。
贫瘠的土地上,发生着不平凡的故事。2021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2533人,转移就业13995人,创业204人……人社部门敢于担当,迎难而上,激发了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
工厂里、大棚内、村路前,3位贫困户的脱贫故事,是西乡县打通扶贫“快车道”,推进就业创业脱贫的生动缩影。
男裁缝变身“产业工人”
西乡县捷得服饰有限公司的加工生产线上,一名男工的身影在近100名女工中格外显眼。穿线、起针、收针,配合着电机踏板有节奏地压脚,他工作起来比身边的女工还要娴熟。从早到晚,他几乎都埋头在缝纫机上干活,很少起身。
他叫汪志,西乡县峡口镇人。他患有先天性脑瘫,双手无法灵活运动,一只脚也不能正常舒展。为了谋生,汪志从父母那里学会了裁缝活。从1995年起,他在镇上开了一家服装店,靠着乡亲们关照勉强维持温饱。
2021年初,由于种种原因,汪志的店没了,20多年赖以谋生的活计没了。家里还有年过七旬的父母需要赡养,汪志一家的生活变得艰难起来。

“以前靠着老乡的帮助,我还可以勉强生活。没了服装店,我想出门找个工作真是难啊。”汪志说。
汪志的处境是西乡县大部分贫困户的写照。当地产业基础差,就业面小,贫困劳动力不好就业。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让这一部分人充分就业,成为西乡县扶贫工作的当务之急。引入社会资本,创造就业岗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苏陕协作”的大环境下,西乡县与江苏省启东市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启东市轻工业发达,产业转移愿望强,很多纺织服装企业赴西乡县投资落户,扩大生产,带动了当地贫困劳动力就业。这成了两地取长补短、互利共赢的选择。
从建设到使用只用了不到100天时间。3月20日,西乡县首个招商引资社区工厂———捷得服饰有限公司就在城南街道办中渡村正式成立。汪志兴冲冲地报了名,在县人社部门的组织下参加了专业培训。
“服装技工讲究手、脚、眼的配合,对灵活度、基本功都有要求。一开始我以为他手脚不方便,做事不麻利,没想到他每天比身边的女工做得都要多!”捷得服饰有限公司人事部经理聂小梅说。
干起了老本行,汪志做起来得心应手。他的收入按件计算,做一条裤子能挣2元,一个月下来收入3000元不成问题。现在,他住在公司宿舍,每天中午、晚上公司管饭,还能经常骑着自己的三轮车回家看望父母。

“以前我开店天天熬夜加班,作息时间不规律。现在当上了工人,还能照顾父母,这日子真是好啊!”谈到生活的变化,汪志激动地落下了眼泪。
随着社区工厂陆续开工投产,越来越多的留守妇女、农民和贫困劳动力成为“产业工人”。截至目前,南通驻西乡联络组已成功招引4家服装加工企业落户西乡,全部投产后可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
山户种上“摇钱树”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西乡县脱贫的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明天的遗忘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11-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