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5
(仅供学习阅读与借签)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
【正文】
在市自然资源局精心指导和区委、区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下,通过我局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1、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我区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108处,其中(滑坡97处、崩塌8处、泥石流3处)主要分布在茅排、高坪、桐源、龙溪、大岗、展坪、荣山、云山、腾桥、鹏田、东馆、嵩湖、连城、抚北14个乡镇。共威胁群众约360户1826人,潜在经济损失约7402万元。大部分处于不稳定和欠稳定状,一旦受外界作用和强降雨影响,极易发生地质灾害,地灾防治形势严峻。
2、地质灾害发生情况
今年以来,我区共发生地质灾害2处其中(桐源1处、荣山1处)共威胁人员3户9人。由于各项制度落实到位,转移群众及时,应急措施得当,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这2处地灾情况我们第一时间向市应急中心进行了速报。
3、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主要做法
①、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灾责任制。我区及时调整了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将职责任务落实到成员单位,实行防灾减灾领导责任制。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严密部署防灾工作。逐级分解任务,全面落实领导、队伍、方案、物资等各项责任制,做到有备无患。
2 / 5
(仅供学习阅读与借签)
②、及时编制了临川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明确了今年临川区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了各隐患点的防灾责任单位、责任人和监测人,明确了防范措施。并且与国土所签订目标任务书,明确了防灾目标和责任,并将地灾防治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考评。
③、完善群测群防体系。以国土资源系统工作人员为骨干、基层党员干部为主体,建立区、乡、村、组四级监测网络,具体负责辖区内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工作,建立监测点108个,设立监测员108名。
④、加强监测,预警预报。自然资源、水利、气象签订信息共享协议,及时将天气信息、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和防灾要求传达到各级各部门防灾工作人员和隐患点的责任人、监测人和危险区内的群众,切实发挥群测群防体系的作用。一旦发现险情或大雨来临,督促乡(镇)人民政府和国土所提前全部转移受灾威胁的群众到安置点居住,确保人民生命安全。
⑤、加强巡查排查。今年以来,组织工作人员开展排查巡查127批次,357人次。汛前、汛中共排查到新隐患点1处,对发现的灾害危险点加强监控,聘请专家到现场勘察,提出隐患点的防治措施和建议,并根据地质灾害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根据108个隐患点的实际情况,逐一制定了点上防灾预案,明确了防灾措施,落实了防灾责任,树立警示牌108块,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620份,发放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353份。
3 / 5
(仅供学习阅读与借签)
⑥、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地质灾害汛期值班、险情巡查、应急调查、灾情速报等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发生灾情和重大险情1小时内速报制度。当发生灾情险情时,能及时开展应急调查和现场救援工作,从而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到目前为止,我区共速报6处灾情、险情。
⑦、加强防灾知识宣传,提高群众避险意识。我区利用“3.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