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 录
1、编制依据…………………………………………………2
2、工程概况…………………………………………………2
3、施工部署…………………………………………………2
4、施工准备…………………………………………………3
5、控制区布置方案…………………………………………4
6、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6
7、质量保证措施……………………………………………8
8、安全保证措施……………………………………………11
9、文明施工措施……………………………………………12
10附件:施工计划横道图…………………………………13
各工区人员、设备投入…………………………14
2
沥青路面灌缝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
1。1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1。2黑龙江省收费公路养护管理指导手册;
;
2、工程概况
牡丹江处2012年沥青路面灌缝计划236833延长米,主要为G10公路绥牡段,沿线共涉及绥芬河养护工区、兴源养护工区、磨刀石养护工区、。
3、施工部署
3。1工程目标
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2012年4月5日开工,2012年5月15日完工。
(1)成立2012年中、小修工程领导机构:
组 长:刘 玲
副组长:高 旭
成 员:李荣林、王勤松、周树滨、宁英琦、张兴文、张岩、刘福生、张宝山
(2)各工区成立小修工程施工质量、安全领导小组
4
沥青路面灌缝工程量为236833延米,工程计划工期为 40 天。沥青路面灌缝以工区为单位,工区主任为质量、安全具体负责人,工区自行组织开展灌缝工作,各工区间平行作业,保证按期完工.
具体见《牡丹江处灌缝施工计划横道图》
各工区根据总工期的要求,编制详细的工程施工计划。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及时调度、调整施工作业计划,避免窝工,最大可能的发挥施工机械设备的效能和提高生产效率.
3。6人员及设备配备
具体见《人员及设备配备计划》
各工区制定详细的劳动力、机械设备配备计划,确保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配备充足,保证各工序按计划及时完工,保证在发生临时变更和气候异常等影响施工时,要有充足后备的人员和设备力量及时补充。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开工前组织工区主任及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邀请设备厂家提供技术支持。
开工前各工区自行组织相关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各工区划分好施工段落,合理布置养护维修控制区,准备充足的锥形交通路标、安全带、路栏、施工隔离墩和防撞桶(墙)等
4
、机具准备
沥青材料为保质保量,采取统购办法,、沥青冷补料等.
开工前对所有灌缝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
5、控制区布置方案
灌缝施工采用半封闭交通的方式进行施工。
作业区按车道路段划分,在不改变交通流方向的前提下,封闭单向同车道中的一个施工单元(),当施工路段长度超过 1。5km 时,分两个施工单元进行施工。
布控时将控制区分六个部分:警告区、上游过渡区、下游过渡区、缓冲区、 作业区、终止区。
警告区:警告区长度控制在 1600m。警告区内设置限制速度标志、前方施工标志、禁止超车标志、前方车道变窄标志等。
过渡区:上游过渡区长度为 105m,下游过渡区长度应大于 50m.
缓冲区:缓冲区长度为 200m。将反光锥逐渐过渡到分道位置。
作业区:作业区的长度以 为一个施工单元半幅封闭施工,半幅路中设置锥行标,锥形标的间距 3m。
终止区:终止区的长度不小于 正常交通标志.
在封闭路段的起始点和终止点设立专职指挥人员,手举红旗协调 交通。
5
5。2。1方案一(行车道施工,超车道通行) 行车道施工时,其规范交通标志的设置为:
(1)距施工路段 1600 米处路肩上设置“前方施工,减速慢行”提示牌。
(2)距施工路段 1000 米处路肩上设置“前方施工 1KM"警告标志、 “限速 80 公里"禁令标志;
(3)距施工路段 300 米处路肩上设置“前方施工 300M"警告标志、“限速 60 公里”禁令标志、“道路变窄”警告标志;
(4)距施工路段 100 米处路肩上设置 “限速 40 公里”“禁止超车"禁令 、标志;
(5)施
沥青路面灌缝施工组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