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史林》 1997 年第 2期, 作者: 余建华, 原题为:《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兴废》“种族隔离”(Apartheid) 是南非荷兰语( 阿非利卡语) 的一个单词,原意是“分开;隔离、分开的存在和发展。”它是 1948 年南非白人政权为其种族政策定的正式名称,实际上它是指一种制度化的种族隔离、种族压迫和剥削的体制。简而言之, 种族隔离制就是南非白人政权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黑人及其他有色人种实行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种族主义政策。这种种族主义政策早为南非联邦成立之前的开普敦、纳塔尔、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四省殖民当局所推行,只是尚未形成统一完整的法律体系。 1910 年统一的南非白人政权建立后, 种族主义的发展进入了制度化阶段, 这种制度化的白人种族主义就是种族隔离。诚如曾任联合优素福· 迈塔马一苏勒所揭示:“种族隔离不过是南非政府作为官方政策实行的制度化和系统化的( 白人) 种族至上主义,是一种对( 南非) 各族人民实行种族歧视的综合性制度。”在这种种族隔离制下,非白人的居住、通行自由与社会、政治和经济权利均遭到苛刻的剥夺。从 1910 年到 1948 年, 白人政权制订了 49 项种族主义法律, 其中除了一战以前制订的《矿业与工作法》(1911 年) 、《土著土地法》(1913 年) 等法律之外, 更多的是白人极端种族主义者赫尔佐格在担任政府总理的 1924-1939 年间所颁布的 30 多项种族主义法律条例,如《土著住区法》、《土地登记和保护法》、《工业调解法》、《土著代表法》、《文明劳动法》、《土著劳役契约法》、《防止不道德法》、《暴乱集会法》等。这些首先在反对非洲人的种族主义立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各方面, 为种族隔离制在南非的全面确立打下了基础。赫尔佐格早在 1911 年就透露出对“黑祸”的恐惧。“如果问题不解决, 我一想起来就不寒而栗。倘若黑人不斩尽杀绝或‘迁走’, 我们的子孙会越来越感到不堪低水平文明之苦。”他公开声称黑人是“劣等种族”,一刻也离不开“优等种族”白人的“关怀”和“教养”。他宣扬, 好比父亲不能让未成年的孩子管家一样, 白人也绝不能让非洲人掌权。如果非洲人“图谋不轨”, 幻想同白人有一样的权利, 就应该受到严厉的处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在非洲大陆民族独立运动推动下, 南非黑人以及有色人、印度人纷纷提出民族解放的要求, 争取自由平等的政治运动日益兴起, 加之当时南非黑人人口急剧增长,黑人与白人之间贫富差别更趋悬殊,当时的南非社会种族矛盾明显突出。 1948 年主要由南非荷裔白人组成的右翼政党——以马兰为首的南非国民党在竞选中公然将种族隔离制列入竞选纲领,第一次用“ Apartheid ”一词来概括这种种族政策。把其含义解释为“南非各个种族在其指定的地区分别发展”。马兰明确宣布,他计划在一个先进的工业社会中全面彻底推行种族隔离, 维护白人至高无上的权威, 马兰等人用耸人听闻的“黑色危险”来恐吓白人选民, 宣扬若不实行种族隔离, 白人种族的高贵血统就会被黑人及其他有色人种污染而引起“种族退化”;如果允许黑人有平等权利,白人就会被黑色海洋吞噬而陷于万劫不复之境。结果利用白人选民特别是那些阿非利卡人对黑人的恐惧敌视心理, 打着“种族隔离”和“白人南非”旗号的国民党击败统一党赢得大选,此后国
南非种族隔离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