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骨科基本技术操作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骨科基本操作技术
毕节市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
可编辑课件PPT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骨牵引
一、穿针原则
1、术前征得患者同意,签手术知情同意书;
2、熟悉穿针部位的血管神经走行。原则是在重要结构的一侧穿针,以避免损伤这些重要的结果。
3、遵循无菌操作的技术进行皮肤准备。
4、麻醉 以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皮肤,但要告知病人完全将骨膜阻滞是困难的,在操作中可能会有疼痛。

2
可编辑课件PPT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5、皮肤切口 穿针前,应用小尖刀片预先做一小切口,再行穿针,针眼处每日以酒精消毒,可减少针道的感染。
6、尽量用手摇钻而不用动力钻,以避免高温高热造成骨坏死。
7、穿刺针最好位于干骺端 避免损伤骺板,理想的穿刺针是只穿过皮肤、皮下和骨骼,避开肌肉和肌腱。
8、不要破坏骨折血肿 以免人为将闭合骨折变为开放状态。
9、不要穿入关节 否则会造成化脓性关节炎的发生。

3
可编辑课件PPT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10、其它 如在穿刺过程中针不要弯曲;要选择合适的牵引弓;牵引的力线要与骨折的纵轴一致;要注意牵引重量,不要过牵;随时给予X线检查。

4
可编辑课件PPT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二、常用部位骨牵引
1、胫骨结节 胫骨结节向后一横指,在其平面下部,由外向内穿针。
2、跟骨 外踝顶点下2㎝,再向后2㎝或内踝顶点下3㎝,由内向外穿针。
3、股骨下端 髌骨上缘2㎝或内收肌结节上2横指处,由内向外穿针。
4、尺骨鹰嘴 由鹰嘴尖端向远端⒈5横指处,由内向外穿针。
5、指骨 指骨远节基底远侧。
6、颅骨 双侧外耳道经顶部的连线与两眉弓外缘向枕部划线的交点。

5
可编辑课件PPT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皮牵引
一、牵引机制
将胶布和皮肤之间的摩擦力通过浅筋膜、深筋膜及肌间隔等传导到骨骼上。
二、牵引方法
胶布宽度为肢体最细周径的一半,上端在骨折部位,下端超过肢体远端10㎝。也有特制的泡沫塑料带牵引。

6
可编辑课件PPT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三、注意事项
1、适用于儿童、老人或作为一种最初的、暂时的治疗手段;
2、仔细检查牵引处皮肤,祛除污物;
3、保护骨突起部位,避免胶布粘贴骨突起;
4、最大牵引重量一般为5㎏,具体因人而异;
5、抬高患肢,防止水肿;
6、每天检查肢体长度,调整牵引力度。

7
可编辑课件PPT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石膏固定
一、适应证 
1、用于骨折,脱位,韧带损伤和关节感染性疾病,用来缓解疼痛,促进愈合;
2、用于稳定脊柱和下肢骨折,早期活动;
3、用来稳定固定关节,改善功能,比如桡神经损伤引起的腕下垂等;
4、矫正畸形。比如用于畸形足和关节挛缩的治疗;
5、预防畸形,用于神经肌肉不平衡和脊柱侧凸患者。

8
可编辑课件PPT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二、原则
石膏固定的原则有二:
1、三点固定原则 术者在肢体的两端用力塑形,第三个点则位于石膏定点的对侧。骨膜和其它软组织一般要求位于石膏夹板的凸侧来增加石膏的稳定性。
2、水压原则 如果一桶水放在一个坚硬的容器里,容器可克服水自身的重力而保持水的高度不变。在胫骨骨折时,如果石膏强度足够的话,那么在复位固定后,利用水压原则,长度就不会丢失。

9
可编辑课件PPT
骨科常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三、注意事项
1、内置薄层衬垫,保护骨突起部位;
2、水温适宜,以25~30℃最佳;
3、待气泡完全停止排逸再排水,手握石膏绷带两端向中间挤压,减少石膏丢失;
4、石膏绷带贴着肢体向前推缠,边缠边抹,松紧适宜;
5、100°~90°方法:如果欲将关节固定于90°屈曲位,则绑缠石膏时应屈曲100°,塑形前将其恢复至90°;

10
可编辑课件PPT

骨科基本技术操作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317 KB
  • 时间202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