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囚歌叶挺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水生! 这首诗写在囚禁叶挺同志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楼下第二号牢房墙壁上。叶挺( 1896 - 1946 ),字希夷,广东惠阳人。 1924 年赴苏联东方劳动大学与军事学校学习。 1925 年回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二十四师师长、十一军军长。 1927 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 1941 年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 1946 年3月4日,由于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 始获自由。出狱后即电中共中央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于 3月7日经中共中央批准。 4月8日自重庆飞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课外书屋抗日战争时期,一支由大队长刘洪、政委李正带领的铁道游击队,活跃于山东临城、微山湖一带的铁路线上。他们破坏敌人的运输交通,牵制敌人的兵力,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屡建奇功,当地百姓称之为“飞虎队”。日本侵略军小林部队及其特务队长冈村视飞虎队为心腹之患,千方百计进行围剿。刘洪在战斗中负伤,得到寡妇芳林嫂精心照料,两人产生爱情。不久,日军前来偷袭,刘洪、李正指挥有方,大败冈村特务队。日军恼羞成怒,四处烧杀,肆意报复。被激怒的刘洪欲在微山湖上与日军正面对阵, 幸亏李正赶来及时劝阻,飞虎队实力得以保存,但李正却因此负伤。飞虎队休整后,力量壮大,在与冈村特务队的激战中,全歼敌人。可是芳林嫂在执行侦察任务时却遭敌兵逮捕。不久,抗战胜利,李正伤愈归队,率队赴临城阻遏国民党军队北上,救出了芳林嫂,并迫使小林残部投降。 1947 年,蒋介石悍然撕毁和平协议,对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张灵甫率王牌主力整编 74 师从淮南攻到淮北,二次攻涟水城,血战十二昼夜,军长沈振新率部突围, 败走麦城。张灵甫连战连捷,攻克淮阴、宿县、临沂,从苏北杀到鲁南,攻占我苏北和鲁南根据地。扬言三个月内解决山东问题,活捉陈毅和粟裕。在这敌强我弱的态势下,毛泽东在延安运筹帷幄,作出战略决策,将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组建华东野战军,集中兵力南征北战,消灭蒋介石的有生力量。蒋介石为一举全歼山东解放军,调集汤恩伯兵团 20 余万人以张灵甫 74 师为前锋由南向北齐头并进,又命令济南的李仙洲兵团由北向南推至莱芜、新泰一线,企图南北夹击我军。陈粟决定留沈振新部在南线阻击,大部队则围歼李仙洲部,著名的莱芜战役打响。莱芜 5万敌军企图向吐丝口方向突围。沈振新率部飞兵攻占吐丝口,截断敌军退路,全歼李仙洲兵团。蒋军不甘失败又以张灵甫为先锋,向我山东蒙阴县进攻,妄图聚歼我华野于沂蒙山区。陈粟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魄,围歼 74 师,张灵甫却不顾死活,占据孟良崮, 妄图以中心开花、四壁合围的战法置我军于死地,两军 72 万人在小小的孟良崮山区激战三天三夜,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最后,沈振新部搭人梯攀上悬崖绝壁,攻占孟良崮主锋,直捣张灵甫指挥部石洞。张灵甫负隅顽抗,决以杀身成仁却被我军乱枪击毙。一场惊天动地的经典战役,国共力量对比悬殊,成败却瞬间逆转。
六年级下册语文三单元课外书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