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经典语录
说当你失败了,有挫折感了,你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你会不会对自己非常严厉?会不会不能原谅自己?如果是的话,那么当你成为父母后,你孩子犯错时你也会这样对他。
10、父母的自我成长:1、成长始于接纳和欣赏自己。2、爱自己的伴侣,经营好婚姻。3、做好的榜样。教育是自我管理,不是责罚孩子。4、改变孩子从改变自己开始。5、有自己的生活和爱好。6、保持阅读的习惯。7、锻炼好自己的身体。8、秉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9、不断学习新时尚新技术,与孩子有共同语言。
11、好奇心、兴趣、创造性等都不是培养出来的,是人的自然属性。父母需要做的是如何去唤醒和保护,而不是总想着如何去塑造。盲目地去教导和干涉,反而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和自觉。我们需要的是少点自以为是,多点自省自律。为一个错误的问题寻找一个正确的答案是徒劳无益的。自己先做对了,孩子往往就做对了。
12、【好妈妈的十一个特点】1、有自己的生活。2、接纳和欣赏自己。3、爱孩子的爸爸。4、不抱怨,有正面诠释人生、感知幸福的能力。5、情绪稳定。6、祝福而不是担心孩子。7、给孩子无条件的接纳和爱。8、少说教,多示范。9、多用身体语言。10、坚持读书给孩子听。11、少看会电视,多带孩子去户外,亲近大自然。
13、1、每个人的生命都可以一直学习和成长,即使你是一个慢的学习者。2在家庭中,孩子的安全感主要来自妈妈,而关于“我是谁,我是怎样的“自我概念则是来自于爸爸。作为父母,你给孩子的心理营养足够吗?。
14、1、通过亲身实践让孩子获得珍贵的直接经验,越早愈好;2、别扼杀了好奇心,不要太过保护孩子,在孩子搞破坏时也不要缺乏耐心;3、和孩子一起探索世界,认真面对孩子疑问的同时问宝宝几个为什么;4、鼓励孩子自己想象比给出一个科学答案更重要。
15、意识到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一位老师,应该是父母一种进步。但我们是否能进一步的意识到,家庭也是我们做父母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学校,孩子在很多方面也是我们的老师。
16、孩子的任何情绪和感受都应该被尊重和接纳,但行为应该受到限制。而现实中,很多父母正相反:一方面压制、否定孩子的哭、害怕、焦虑、愤怒、痛苦等情绪,另一方面却对孩子满地打滚、随意拿人东西、打骂别人等行为束手无策或听之任之。该做的没做,不该管的瞎管,于是,父母就成了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
17、怎样做好爸爸:1、用自身行为熏陶孩子良好习惯。2、儿童教育从体育开始。3、宽容高于惩罚。4、尊重孩子权利。5、教的核心是责任。6、爱是没有条件的。7、让孩子依赖自己。8、童言无忌。9、向孩子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10、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
18、共情、换位思考等。溺爱恰恰相反,是父母只从自己的认识出发,把孩子当成自己心爱的宠物,而不是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生命来理解和尊重。
19、【中国父母伤害孩子的“七种武器”】“要听话”用来杀自由,“要孝顺”用来杀独立,“就你跟大家不一样”用来杀个性,“别整天琢磨那没用的”用来杀想象力,“少管闲事”用来杀公德心,“养你这孩子有什么用”用来杀自尊,“我不许你跟他、她在一起”用来杀爱情。
20、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父母先要向孩子传递“不争第一,争唯一”的价值观。让孩子处处都争第一,学习好考试第一名,下棋得冠军,弹琴一流,游泳又是第一名,这是不现实的。“争唯一”的概念是:我就是我,我与众不同。每个人有长处,也有短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
21、随着社会越来越庞杂,安身立命越来越专业化。父母对子女的担心也日益升级。担心其实是负面的暗示,暗示说:我担心你不行。父母对子女的不自信,会使子女也不自信,变得举步维艰、难以决策。想要让我们的孩子生活的幸福,关键在于我们要把意识集中在我们渴望的。
22、问:“我感觉很累,不知道应该怎样才能把女儿养好,大人们说“不要急,宝宝小时候都这样,3岁以后会好的”。可真的是这样吗,真的需要这样折腾吗,我是该她稍有不适就去医院还是先在家观察。自从有了女儿,我跟老公整天吵架,跟他一家子博弈,单位整天请假,我该怎样调适自己”答:让你纠结的不是如何带孩子,
而是自己该如何生活。你所说的问题原本就是你身上和生活中存在的,只是借由孩子体现的更清楚。一个人教养孩子的方式是他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综合能力的体现。如何处理好夫妻关系、家庭工作关系、婆家关系,如何自爱、自重、自强是你该最先考虑的,这方面能帮你的只有自己。
23、不要抱怨自己的孩子总被欺负,除了性格外,缺乏自信心和社会性是总被欺负的主要原因。想想自己的教养方式,是不是鼓励太少,批评太多,孩子自卑懦弱?缺少界限,没有原则,孩子无视规则?抱怨社会,指责他人,孩子缺乏安全感?斤斤计
亲子教育经典语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