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的功能分析.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的功能分析
 
 
鲁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迅猛发展,中国传统戏剧受到巨大的冲击,剧种不断走向灭绝,大部分的剧种境况不佳使得观剧群体逐渐缩小。因此在注重中国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保护的新世纪,如何保护、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戏曲剧种,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主要针对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的功能进行探讨并做出分析,希望能为传统戏剧表演提供借鉴。
【关键词】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功能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3-0023-01
中国的传统戏剧表演艺术历史悠久,它大多发展于民间,拥有极强的艺术表演力,融合了多重文化色彩于一体,例如歌曲舞蹈,生活文学,武术杂技,通过这些特点展示了中国独特的文化精神与特色,是组成中国传统特色艺术的重要一员。
一、戏剧表演精神研究
与现实主义的影视剧艺术作品相比较而言,传统戏剧表演并不做逼真的效果要求,他们追求形态上的相似,用形态来诠释神态,形神两者具备,如此一来就能对表演的精神形态进行一定效果的渲染,从而达到一定的效果表达,这不仅仅要求表演者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还要求表演者具备表演技巧。例如:在戏剧表演的学习中,如何打,如何唱,如何翻身,如何坐,如何念,都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这些都是为了丰富人物角色,进而将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这些技巧的学习并不是单单从生活观察学习模仿进而表演的,它需要一定的美化,需要依靠戏剧家根据理想化的角色塑造出来的。所以,表演者要想成功塑造一个角色,传承传统戏剧表演的艺术,就必须领会表演的技巧精髓,要有一个美化概念,有一个意识的美化,并不是依照实际生活完全照搬刻画,要认真了解人物精神形态,通过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鲜活表现人物的生命力。
二、唱腔的发展
在传统艺术表演的历史长河以及演变中,众多表演技巧与方法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被进化与改善。但是这些技巧中往往存在着略有差异的变化规律。比如:在力度控制方面,当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必须对字词有一个恰当的把握,不能过重,不能过轻,更不能咬字不清,要使气流稳定,唱腔圆润,如此才能更好地表演戏剧。在此以《借年》为例子,在表演的过程中要求表演者必须做到发音准确,字正腔圆,在此基础上充分表达感情。然而在吐字说话方面,很多表演者还需要勤加练习,做到吐字清晰,对声调把握准确,对人物角色充分解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成功诠释角色。
三、肢体语言诠释
在戏剧表演的发展过程中,肢体语言发挥着不言而喻的巨大作用。在舞台上,表演者通常是利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人物形象的,肢体语言能够灵活刻画人物形象,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肢体语言在舞台上栩栩如生地表达了出来。对促进传统戏剧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举个例子:对《红丝带》的戏剧表演和《称爹》的戏剧表演进行分析,会发现“二柱”这个角色与“老大”这个角色在肢体表演上有着显而易见的差异性,虽然他们都隶属于吕剧的范畴,但是剧中“二柱”这个角色是一位知识丰富、有志气的年轻人;相比较而言,老大则是一位没有受过太多文化素质教育但是为人憨厚的商人,因此在刻画人物形象前,首先就要对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了解生活意识形态,进而琢磨该如何设计角色,如何生动刻画,如何通过肢体语言对人物进行塑造。
四、关于戏剧装扮
美,丑,在生活里二者可以说是相得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的功能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11-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