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精品]竹乡(设计).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品]竹乡(设计).doc《竹乡之歌》
刘抑宁远镇小学中心校
一、 教案背景
一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他们大都还没有培养成学习的兴趣,他们童言无忌,所做即所 想,约束能力差,注意力分散。在课堂上的普遍表现则是,不能够主动地听讲,学习起来还 要以玩相伴。由于刚入学,因此组织性比较弱,注意力容易分散,学生很单纯,都爱受表扬, 因此正面引导的效果会好一些。一年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征,其思维更具形象性。通 过多媒体、网络等教育途径,让学生认识竹字头,了解相关的事物。
二、 教学课题
《竹乡之歌》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十四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中新增的一首儿歌。
三、 教材分析
《竹乡之歌》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语言简练、韵律和谐、富有童趣、贴近儿童的生活。 编排在第十四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中,为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集中学习带有竹字头的字 词,避免了以往归类识字时只有图、字的单调性,使识字教学更有趣味性和直观性。结合开 放性语文学习的课题,以多样识字、趣味识字和自主识字为目的。
四、 教学方法
1、读书指导法2、任务驱动法3、合作探究法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同学们,今天是我们第一次来到电教室,这个教室和我们平时上课的教室不太一样, 你发现哪不一样了吗?(这个教室很漂亮、教室后面有很多听课的老师。)在这个漂亮的教室 里,我们更应该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能做到吗?下面我们就开始上课。
2、 同学们,在讲课之前,老师想先考考你们,这个字你们认识吗?(出示PPT“竹”) 我们中国的许多汉字都是来源于图画,我们叫它们“象形字”,“竹”也是有图画演变而来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竹的“横、撇”像什么?(竹叶)“竖”像什么?(竹竿)小钩呢? (竹笋)
你们可真聪明,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竹”字的演变过程吧。
(图形---篆书---隶书----楷书)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它的演变过程。
3、 小手指(伸出来),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学写“竹”
竹:撇横竖撇横竖钩
伸出你的在左手,在你的手掌上写写这个字,牢牢地记住它。
4、 同学们,在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竹子,阵阵竹乡弥漫在空气中。 那里的人们特别喜欢竹子,他们把自己的家建立在幽静的竹林深处,就连他们的房子,也是 用竹子建造的,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今天就让老师带领大家走进傣家美丽的竹乡,去聆听
那动人的竹乡之歌。
5、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把课题补充完整。
二、 初读
1、 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第85页,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画出来。
2、 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我们可以通过那些方法来学习?是啊,我们可以查看课后绿色通 道、田字格的拼音,也可以翻看书后的查字表,当然你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下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3、 学会了生字,我们就要准备去旅行了,但是出发之前,可是又几个关口要闯的,只要 刚才认真学习了生字,相信你们一定会顺利过关的。大家有信心吗?
4、 第一关:盖竹楼
游戏规则:只要你能正确读出一个词语,就会长出一节竹子。每个同学读一行,如果他 读对了,其他同学请跟读。谁想来挑战?
同学们课真聪明,竟然盖出了一座精美的竹楼。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每个词语两遍
第二关:摘苹果
游戏规则:只要你正确读出苹果上的字并组词,又大又红的苹果就归你

[精品]竹乡(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87 KB
  • 时间2021-11-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