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儿推拿望诊.ppt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儿推拿中医诊断之望诊 第一讲
张超
中医儿科诊断的基本方法为“四诊”,即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 因婴儿不会言语,较大儿童也难以正确叙述自己的病情,所以古称儿科为“哑科”。 加之小儿就诊时常哭闹不休,影响气息脉象,给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 所以,对于小儿诊法,历代儿科医家既主张四诊合参,又特别重视望诊。
正如《幼科铁镜·望形色审苗窍从外知内》所言:“而小儿科,则惟以望为主,问继之,闻次之。”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望诊的意义及内容
小儿肌肤娇嫩,反应灵敏。 外感六淫,内伤乳食,脏腑自身功能失调,或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易从各苗窍形之于外,比成人更为明显,且不易受到患儿主观因素的影响。 通过望诊,可以观察到患儿的全身和局部情况,从而指导临床疾病的诊断和辨证。
望诊内容可分为两个方面: 总体望诊(望神色、望形态)与分部望诊(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察指纹)。
一、望神色
望神色就是望小儿的精神状态与面部气色。 一般说来,精神振作,双目有神,表情活泼,面色红润,呼吸均匀,反应灵敏,是气血调和、神气充沛的表现,为健康或病情轻浅之象;反之,精神委靡,双目无神,表情呆滞,面色晦暗,呼吸不匀,反应迟钝,均为体弱有病之表现,或病情较重之象。
面部望诊是小儿望神色中的重要部分。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望面色可以了解脏腑气血盛衰及邪气所在。
常用的面部望诊方法有五色主病与五部配五脏,其中五色主病是望神察色诊病的主要方法。
1、五色主病
五色主病: 即按面色红、青、黄、白、黑 5 种颜色的偏向表现来诊察疾病。
面呈白色,主寒证、虚证。 面白浮肿,为阳虚水泛,常见于阴水;面色惨白,四肢厥冷,多为阳气暴脱,见于脱证;面白少华,唇白色淡,多为血虚,见于小儿贫血。 外感风寒,也可见面色苍白。
面呈红色,主热证。 面红耳赤,咽红,脉浮,为风热外感;午后颧红,潮热盗汗,为阴虚内热,虚火上炎;两颧艳红如妆,面白肢厥,冷汗淋漓,属虚阳上越,是阳气欲脱的危重证候。 新生儿面色嫩红,或小儿面色白里透红是正常肤色,不属病态。
面呈黄色,主脾虚证或有湿浊。 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腹膨大者,为脾胃功能失调,多见于疳证;面黄无华,绕脐腹痛,夜间磨牙,多为肠寄生虫;面目色黄鲜明,为湿热内蕴之阳黄;面目色黄晦暗,为寒湿阻滞之阴黄。 出生后不久出现的黄疸为胎黄,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
面呈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证、惊厥。 面色白中带青,表情愁眉苦脸,多为里寒腹痛;面青而晦暗,神昏抽搐,常见于惊风或癫痫发作时;面唇青紫,呼吸急促,为肺气闭塞,气血瘀滞。 一般来说,若小儿面呈青色,病情一般较重,应注意多加观察。
面呈黑色,主寒证、痛证、血瘀证、水饮证。 面色青黑,手足逆冷,多为阴寒里证;面色黑且晦暗,兼腹痛呕吐,可为食物或药物中毒;面色青黑、晦暗,为肾气衰竭,无论新病久病,均属危重。
小儿肤色黑红润泽,体强无病,说明先天肾气充沛。

五部配五脏: 根据小儿面部不同部位出现的各种色泽变化,结合所属脏腑来推断病变的部位与性质,就是五部配五脏的望诊方法。 五部是指左腮、右腮、额上、鼻部、颏部。 五部与五脏的关系及主病,最早于《小儿药证直诀·面上证》中有描述:“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可作为临床参考。

小儿推拿望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33951284
  • 文件大小225 KB
  • 时间202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