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 (2).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
第一页,共25页
概 述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复杂的常见精神病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
对症性/治标
经验性
第二页,共25页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组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精神活动与现实脱离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精神病。
I型:以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为主
II型:以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等阴性症状为主
第三页,共25页
阳性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
幻觉、妄想、思维破裂、逻辑障碍、怪异行为、愚蠢行为、作态
阴性症状:正常精神活动减退或缺失
思维贫乏、情感平淡、意志缺乏
第四页,共25页
精神分裂症的转归 — 4个1/4之说
M. Bleuler (1941)对500例15年随访的结局
1/4病人痊愈,社会功能良好
1/4病人少数症状残留,社会功能较好
1/4病人多数症状残留,社会功能损害
1/4病人恶化、衰退
第五页,共25页
精神分裂症的缓解标准 患者达到严重程度标准…
对于 全部8个症状项目…
P1 妄想
P2 概念紊乱
P3 幻觉行为
G9 不寻常思维内容
G5 装相和作态
N1 情感迟钝
N4 社交退缩
N6 交谈缺乏自发性和流畅性
…PANSS 评分标准
中的 轻度或更轻
很轻
轻度
中度
偏重
重度
极重度
2
3
4
5
6
7
1

时间标准: 至少6个月
第六页,共25页
急性期对药物的要求
快速控制兴奋、激越症状,但不引起过度镇静
能保证当前治疗效果又具有长期治疗依从性, (尽量不中途换药)
同一化合物具有多种剂型可用
兼具优秀的短期临床疗效和长期治疗的安全性
第七页,共25页
抗精神病作用机制
-边缘和中脑皮层系统多巴胺受体: 20世纪60年代,提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的多巴胺功能亢进的假说。
-HT受体: 早在1954年沃利(Wolley)等就提出精神分裂症可能与5-羟色胺代谢障碍有关的假说
第八页,共25页
根据化学结构将抗精神分裂症药分为四类:吩噻嗪类,硫杂蒽类,丁酰苯类,其他
代表: 吩噻嗪类:氯丙嗪
硫杂蒽类:氯普噻吨
丁酰苯类:氯哌啶醇
其他药物:氯氮平、利培酮
第九页,共25页
氯丙嗪(chlorpromazine) (冬眠灵wintermin)
作用机制
阻断DA受体、α受体和M受体,选择性差
药理作用
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系统的D2样受体
易诱导入睡,加大剂量不引起麻醉作用
对抑郁无效,甚至加剧
对黒质-纹状体通路的D2样受体的亲和力,导致锥体
外系反应
第十页,共25页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1.24 MB
  • 时间202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