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一方一主药(5)
下面,再说一说:升清降浊。先看自然界中水的转变。首先,江河湖海中的水,会被太阳自然蒸发。然后形成云。云再遇冷空气,变成雨水落下。重新回到地面。中医认为人体也是一个小宇宙,同样是升清降浊。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 ,则生飧泻 ;浊气在上 ,则生嗔胀” ,指出脾气升清 ,胃气降浊的重要性。此后 ,升清降浊原则被广泛用于各种脾胃病的治疗中。笔者宗其法 ,结合临床实际 ,治疗多种胃病 ,略有体会。
其实不只是脾胃一个小循环,还有肝升肺降。机体的升降出入是各个脏腑综合作用的体现,其中,肝的升发与肺的肃降对整个机体气机的升降出人至为重要。肝升肺降失调所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是肝升太过引起肺降不及,或肺降不及引起肝升太过。下面看一道选择题:
气机升降之枢是指哪一对升降关系( )
,肾主纳气
,肺气主降
,胃主降浊
,肾水上升
【正确答案】
C
为何不是A,或B
【回答】
肺司呼吸,肾主纳气。人体的呼吸运动,虽然由肺所主,但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协助。只有肾气充盛,吸入之气才能经过肺之肃降,而下纳于肾。肺肾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呼吸的生理活动。所以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脾胃居中,为气机上下升降之枢纽。脾的运化功能,不仅包括消化水谷,而且还包括吸收和输布水谷精微。脾的这种生理作用,主要是向上输送到心肺,并借助心肺的作用以供养全身。所以说:“脾气主升”。胃主受纳腐熟,以通降为顺。胃将受纳的饮食物初步消化后,向下传送到小肠,并通过大肠使糟粕浊秽排出体外,从而保持肠胃虚实更替的生理状态,所以说:“胃气主降”。“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临证指南医案》)。故脾胃健旺,升降相因,是胃主受纳、脾主运化的正常生理状态。
脾升胃降还主持着心、肝、肺、肾四脏的升降。肝主升,然肝之升靠脾之升。黄坤载深明其理,谓:“肝气宜升,然非脾气之上行,则肝气不升。”肺主降,而肺之肃降亦需胃气之顺降。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之降赖大肠腑气之通降,而肠腑之降必赖胃腑之降,胃气不降,大肠之气焉能降乎,正常情况下,心火必依脾胃枢机下降之势下温肾水,肾水须赖脾胃枢机之上升之趋上滋心火,这样方能水火既济,臻于和也。
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枢纽所司,则当升者升,当降者降,以维持精微的运化与敷布及其全身的气机升降运动,因此脾胃为枢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环节。
肺居膈上,其气肃降;肝居膈下,其气升发。肝从左而升,肺从右而降,“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肝从左升为阳道,肺从右降为阴道,肝升才能肺降,肺降才能肝升,升降得宜,出入交替,则气机舒展。人体精气血津液运行以肝肺为枢转,肝升肺降,以维持人体气机的正常升降运动。因此肝肺是与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
看完以上这些,下面再进入今天的主题——伤寒论:一症一方一主药。
一症: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
一方:小柴胡汤
一主药:柴胡
在前几天介绍的方剂中,大都有表证,判断邪在表。我们选方多为麻黄、桂枝,通过汗解。
今天的小柴胡汤不是这样了。
它的两组主证,一为往来寒热,代表病在半表的病机;一为口苦、咽干、目眩(实即包括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肝胆火郁证),代表病
一症一方一主药(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