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梨园春秋优质课PPT学习教案.ppt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会计学
1
梨园(Líyuán)春秋优质课
第一页,共26页。
梨园(Líyuán)春秋
课标要求:
了解京剧(jīngjù)等剧种产生和发展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第1页/共26页
第二页,共26页。
“梨园”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qīnɡ ɡōnɡ)内教习乐工弟子演练歌舞的场所。后来,“梨园”一词被借用表示乐工机构,“梨园弟子”成为乐工弟子的代称. 后世将唐明皇奉为梨园鼻祖。
将戏曲界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皇帝梨园弟子)。
为什么叫“梨园(Líyuán)”
第2页/共26页
第三页,共26页。
一、源头(yuántóu)——傩
▲三、 完备(wánbèi)——宋代南戏
▲四、成熟(chéngshú)——元杂剧
★六、鼎盛——京剧
五、进一步发展——昆曲
本节课结构:
二、发展——春秋、唐
第3页/共26页
第四页,共26页。
什么是戏曲?
清末学者王国维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戏曲就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duìhuà)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
第4页/共26页
第五页,共26页。
以可怕的形象来驱逐恶魔,于是形成(xíngchéng)了一种巫术仪式——“傩” 。
一、中国古代(gǔdài)戏曲的起源——傩
傩字,从人,从难,是由人和难两字组成。不妨说,傩是古人对灾难的勇敢挑战。或者说,傩是古人通过巫术方法去征服自然,从而(cóng ér)寻求人类同自然的平衡与和谐。
第5页/共26页
第六页,共26页。
穿戴绚丽服饰(fúshì)、载歌载舞是傩和戏曲的共同点。随着宗教色彩的淡化,演员逐渐代替巫师,表演目的由娱神转向娱人,并发展出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和表演艺术,这样巫术仪式就转化成戏曲表演。所以,傩戏是我国最古老的戏曲源头之一。
傩与戏曲(xìqǔ)有什么共同点?傩怎样演变成戏曲(xìqǔ)?
第6页/共26页
第七页,共26页。
2. 唐:“梨园(Líyuán)”,歌舞戏有一定情节性和戏剧冲突
1. 春秋战国:宫廷(gōngtíng)宴乐、杂技百戏有更多戏曲元素
二、中国古代戏曲(xìqǔ)的发展
第7页/共26页
第八页,共26页。
三、中国戏曲形成的完备(wánbèi):宋代南戏
南戏亦称“戏
文”。原为宋代流行
于南方,用南曲演
唱的戏曲形式。南
宋时又称“温州杂
剧”。元灭南宋后,
渐以南戏称之。
南戏——赤桑镇
第8页/共26页
第九页,共26页。

A城市经济的繁荣(fánróng)发达,市民阶层兴起;
B出现了许多喧闹的集市和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
:两宋之际,在浙江温州一带。

A南戏用多种表现手段,演出完整的故事情节,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B 民间流行,一般由民间艺人或者下层知识分子创作,作品揭露社会黑暗,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第9页/共26页
第十页,共26页。

梨园春秋优质课PPT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2.43 MB
  • 时间202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