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起源
神话——是生产力和知识水平低下的原始时期,原始人对自己不到认识、不理解的一些自然和社会现象所作的幻想性解释。神话中的主角是神,讲的是神的活动。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
传说——在神话流传、演变基础上产生,常与一定的地点、人物、历史事实、自然风物和社会习俗有一定联系。传说中也有神,但更多的是人,而且往往是不平凡的人。如“大禹治水”、“清明节”、“神医华佗”等 。
民间故事——由神话、传说演变而来,具有虚构和假想的内容是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
2021/3/10
2
三、发展概况
童话的发展经历了民间童话和文学童话(或称创作童话)两个历史阶段。
1、民间童话
是童话早期发展的阶段,它最早是作为口头文学形式出现的,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民间世代口耳相传。
例如:《田螺姑娘》、《狼外婆》、《蛇郎》、《马兰花》都是优秀的民间童话。
2021/3/10
3
2、文学童话
又称创作童话、现代童话,指成人自觉为儿童创作的童话作品。
较早对民间童话进行改写的是法国的夏尔·贝洛1697年的《鹅妈妈的故事》,以及19世纪初,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格林兄弟根据民间口述材料搜集、整理的《格林童话集》又名《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对世界儿童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等童话故事,脍炙人口,享誉世界。
2021/3/10
4
真正体现童话从民间童话到文学童话演进的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作品。
安徒生早期的一些作品也取材于民间童话,如《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海的女儿》、《丑小鸭》、《小意达的花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安徒生是文学童话的奠基人,被称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他的童话标志着文学童话的诞生。
2021/3/10
5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欧洲各国童话佳作不断,童话也从短篇进展到中、长篇,其中有不少是幼儿童话,例如:
★英国作家金斯莱的长篇童话《水孩子》,最初就是为自己4岁的小儿子创作的。
★卡洛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主人公的原型就是自己的邻居、7岁的小女孩爱丽丝。
★意大利科洛迪的长篇童话《木偶奇遇记》
★英国米尔恩的《小熊温尼·菩》
★捷克约瑟夫·恰佩克的中篇童话《小狗小猫的故事》
★世界童话的发展
2021/3/10
6
★意大利罗大里的《洋葱头历险记》
★日本中川李枝子的《不不园》,在日本被誉为低幼儿童文学创作的典范。
★丹麦马蒂生的童话诗《蓝眼睛和小猫味》
★格林伦《长袜子皮皮》
★美国E•B怀特的《夏洛的网》《吹小号的天鹅》《精灵鼠小弟》等都是有名的童话作品。
2021/3/10
7
★我国童话的发展
“童话”一词,清末流行于我国。190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孙毓修主编的白话《童话》丛书,标志着中国儿童文学的觉醒。
茅盾创作于1918年的《寻快乐》已经初具文学童话的雏形。
叶圣陶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创作童话集,是中国文学童话创造性的开端。被鲁迅评价为“给中国的童话开辟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
张天翼的童话标志着中国现代童话的成熟,代表作《大林和小林》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童话。
2021/3/10
8
20世纪30年代:陈伯吹《阿丽思小姐》、巴金《长生塔》、董纯才《狐狸夫妇历险记》等。
20世纪40年代:包蕾《雪夜梦》、严文井《丁丁的一次奇怪的旅行》等。
1949年后,童话进入一个新时期:洪汛涛《神笔马良》、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金近《狐狸打猎人》、任溶溶《“没头脑”和“不高兴”》、包蕾《小熊请客》、方轶群《萝卜回来了》、孙幼军《小布头奇遇记》等等。
2021/3/10
9
新时期以后的童话创作,出现作家:郑渊洁、赵冰波、王一梅、汤素兰等,他们试图把儿童文学从教育的功利性剥离出来,追求儿童文学的本质——文学的审美内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幼儿童话创作得到迅速发展,在幼儿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1/3/10
10
幼儿文学幼儿童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