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神奇的水娃娃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安徽省安庆市华中路第一小学 方 芳
创新整合点:
整合点一:生字教学。发挥白板的互动优势,变枯燥的字词学习为快乐的游戏,增强识字的趣味性。聚光灯比赛读词更易集中学生注意力,巩固识字效果。根据学生实际,以学定教,突出难点指导,避免面面俱到。利用电子白板的书写、演示功能,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特点,找出写好生字的关键所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取代老师一笔一画地分析。
整合点二:品读课文,创设情境。利用白板的隐藏、拖拽功能,让水滴娃娃逐步展现;利用外部链接,倾听小溪和海浪的声音,入情入境,让学生和水娃娃一起旅行,体会水娃娃的快乐,营造教学的快乐氛围。利用电子白板的书写功能板书,适时归纳水循环的过程,并在教学中适时调用教学板书,电子白板的即时保存功能在此得到充分应用,同时回顾全文的学习,使教学更完整。
整合点三:学习习惯的培养。充分发挥白板的演示、批注功能,让学生上白板圈点,互动的同时教会学生初步的批注方法,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良好习惯。
教材分析:
《我是什么》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三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以“风和水”为专题编排,吸引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强烈兴趣。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并结合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全文共五段,重点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水的变化;水的形态;水给人类带来的利弊。
学情分析:
新课标强调以语言文字为本,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在低段尤其注重识字、写字和朗读能力的培养。二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不强,形象思维十分活跃。在教学设计上应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性和直观性的优势,采用自主、合作地学习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读为本,品味文字,充分发挥电子白板的交互性,图文对照,合作探究,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育学生珍惜水,保护水,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强烈兴趣,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环境与准备:
1、电子白板课件。
2、学生课前搜集与水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2 / 5
小朋友爱看魔术吗?今天老师就向大家介绍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朋友,他呀,就藏在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里。想把他找出来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我是什么》。
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疑问语气)。
(创设找朋友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初读课文,认识“水”。
1、师:我是什么?赶紧到课文中找找吧!不过课文中有许多的生字宝宝,如果你遇到了不认识的字,你会怎么办呢?
(梳理、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2、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学习生字词。
披着 碰到 雹子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与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