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效果的对策研究
赵伟峰
【摘要】新课改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求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够透过现象发现生活的真谛。如何开展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是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 生活化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GS[2015]GHB0408)研究成果。
A 2095-3089(2016)09-0122-01
一、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对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依据不完全熟悉。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思想政治教材中联系生活内容的教学内容理解不够深刻深、把握不够准确,其二是课程资源开发欠缺,缺乏与生活化教学相关的课程教学资源。
,教师与学生交流不够。虽然老师在生活化课堂导入环节首选“从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但调查也发现其积累实例的主要3个途径并不包括“与学生交流”。这样,老师对学生的了解肯定存在不足。然而学生建议老师所举实例能密切联系自己。
。绝大多数教师更看重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而对它的更深层次的内涵认识不够,即多数教师更看重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这一价值,教师的功利性较强,而对其课程的综合性、帮助学生建立真正的学习观、帮助学生学会生活缺乏必要的认识。
二、提高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效果的对策
解决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成效需要从多方面作出努力。笔者认为,当前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理论研究
首先,加强生活化教育理论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理论是中学生活化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入研究高中想想政治课教学理论,就必须深入研究和把握中学生活化教育理论,以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理论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进而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顺利进行。
其次,构建完善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理论体系。要在深入研究生活化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包括其理论依据、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技能等进行系统研究,力求构建较为完善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理论体系,从而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提供切实的理论指导再次,认真总结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实践经验,并注意将其上升到理论层面。
(二)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模式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制定教学目标要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协调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的生活化,教学目标一定要具体,切忌空洞脱离生活。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要防止仅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选择教学内容,因为教师的生活经验不等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校和教师要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和高中生的心理规律,选择契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教学内容。
提高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效果的对策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