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复习教案(第三课时).doc《赤壁赋》复习教案(第三课时)
班级 姓名 使用日期
目标:、、横、凌、
重难点:
一、实词
重点字词
(1)七月既望()(2)白露横()江(3)纵(
)一苇之所如(4)凌()
万顷之茫然(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6)渺渺( 和()之(8)正()襟危坐 (9)知不可乎骤(
)兮予怀(7)倚()歌而
)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2)山川相修()(3)
举酒属客()(4)举匏尊
以相属()
(1)斗牛古义()今义()(2)白露 (3)茫然 古义()今义()
古义()今义()
4. 一词多义
(1) 东 顺流而东() 东望武昌()
(2) 下 下江陵()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3) 望:七月之望() 望美人兮天一方()
(4) 歌:扣舷而歌() 歌曰()倚歌而和之(
)
(5) 如:纵一苇之所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如怨如慕()
(6) 然:其声呜呜然() 何为其然也()
(7) 长:抱明月而长终()而卒莫消长也()
二、虚词
之(1)月出于东山之上() (2)凌万顷之茫然(
)(3)哀吾生之须臾()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5)苟非吾之所有(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8)吾与子之所共食(
)(6)耳得之而为声()
)
三、 词类活用
(1)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2) 下江陵()(3)顺流而东也()(4)舞幽壑之潜蛟()(5)乌鹊南飞()
(6)泣孤舟之婺妇()(7)正襟危坐()(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9)侣鱼虾而友麋鹿()(10)渺沧海之一粟()(11)不知东方之既白()
四、 文言句式
(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而今安在哉()
(4)凌万顷之茫然()(5)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6)渺渺兮予怀()
五、 重点语句翻译
,徘徊于斗牛之间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六、作文链接
主客对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与客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在这篇赋里,客的 观点和感情是苏轼的日常的感受和苦恼,而主人苏子所抒发的则是他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 之后的哲学的领悟。前者沉郁,后者达观;前者充满人事沧桑与吾生有涯的感慨,后者则 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
文言文阅读拓展(第四课时)
班级 姓名 使用日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祖讳汝霖,号雨若。幼好古学,博览群书。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 利。遂输粟入太学,淹蹇二十年。文恭①捐馆,家难渐至。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 辕传食,不下楼者三年。江西邓文洁公至越,吊文恭,文恭墓木已拱,攀条汶然,悲咽而 去。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近开酒肆,不事文墨 久矣,故见大父辄欷嗽。是日将别,顾大父曰:''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 大父泣曰:“侄命蹇,特耕而不获耳,藤卷②尚不敢不勤。”文洁曰:“有是乎?吾且面 试子。”乃拈“六十而耳顺”题
《赤壁赋》复习教案(第三课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