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三星品尝辉煌的三大法则
近几年来,韩国三星电子公司辉煌不断,在多个市场取得骄人的业绩,令竞争对手英特尔、诺基亚、索尼、摩托罗拉等英雄气短,自叹不如。
芯片市场,三星电子是世界上第二大芯片厂商,仅次于英特尔。2004年上半年三星半导体收入增长80%,是英特尔增幅的近4倍。
手机市场,三星是世界第3大手机厂商,排在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之后。2004年第3财季,三星手机在北美市场首度超过诺基亚,%的占有率紧随摩托罗拉之后。
在其他市场,三星也有上佳的表现,业内赞誉之声不断。
业内分析师普遍认为,在如今计算和电子飞速融合的时代,三星电子凭借成功的商务运作和先进的科技水准必将迅速成为市场的领头羊。而这一切,都要得益于三星排除万难,摸索而得的三大法则。
速度法则
理论指导实践。
出色的表现必有其先进的理论做指导,三星自创业初期,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摸爬滚打,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则——速度定律。
三星秉承这
一克敌制胜的“葵花宝典”,屡创战功。三星电子CEO尹钟龙分析:新产品就像生鱼片一样,要趁着新鲜赶快卖出去,不然等到它变成“干鱼片”,就难以脱手了。
这就是三星著名的“生鱼片”理论:一旦抓到了鱼,在第一时间内就要将其以高价出售给第一流的豪华餐馆;如果不幸难以脱手的话,就只能在第2天以半价卖给二流餐馆了;到了第3天,这样的鱼就只能卖到原来1/4价钱;而此后,就是不值钱的“干鱼片”了。
以此类推,在电子产品的开发与推广之中,也蕴涵着同样的道理:在市场竞争展开之前把最先进的产品推向市场,放到零售架上。这样,通过打时间差就能赚取高额的回报。
尹钟龙认为,在数码时代,市场已形成了群雄逐鹿的格局,没有先来后到之分,因为大家都可以轻易地获得相同的技术,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商业智慧与速度。正如孙子兵法讲,兵贵神速,不战而屈人之兵。三星以速度取胜,不断推陈出新,领先市场一步,确保“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产品永远是电子市场上新鲜的生鱼片。
众所周知,三星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手机制造商,但它生产的手机品种却是最多的,一年内生产了100多种款式,是诺基亚新品的两倍之多;三星并非MP3闪存和数码照相机的先驱,但现在却成为这一利润可观市场的领军人物;三星也不是手机CDMA技术的鼻祖,但它却率先在亚洲制定了CDMA的商业化标准……
三星深知,先人一手,才能抢占市场的制高权。
技术法则
三星以技术起家,也以技术立世,更以技术称雄。这与人们普遍认为的“韩国数码产品主要取胜在外观以及功能设计上,而在主要以及核心的技术范围,则相对落后”的观点相左。
三星董事长李健熙说:“三星能有今天,我想是因为有技术作为后盾。虽然今天我们和世界一流企业之间都共同开发技术也共同行销,但是在早期别说是技术指导,就连花钱买技术都很不容易。当时的韩国经营者总认为技术工作者只是工匠,并不怎么放在眼里,我只好站出来,就像对待客户一样,诚恳地向日本或美国的技术工作者一点一点地请教。只要一有空,就会到先进的国家学习,向技术人员请教,再传授给我们的技术人员。”
李健熙这番话,道出了三星成功的秘诀。三星之所以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家电小企业,逐步成长为世界一流企业,成为世人皆知的知名品牌,靠的就是先进的技术。
为了与全球最先进的电子技术保持同步,三星先后在伦敦、洛杉矶、旧金山、东京、上海建立了技术研发中心。目前,三星在世界各地拥有18个制造工厂和9个研发中心。自2000年以来,三星在研发方面的预算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加,技术研发投入之大、力度之强,堪与微软、IBM等技术领先的公司相提并论。
多年以来,因为有了先进的技术为依托,三星在产品的设计方面始终引领着世界潮流。仅2003年,三星在美国取得的技术专利就多达1313项,在世界所有企业中排名第9。目前,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441名设计师,在国际上多次获得设计大奖。在《商业周刊》“2004年全球最佳设计奖”评选中,三星独获5项设计大奖,其中金奖2项。
尹钟龙深切地体会到:
让三星品尝辉煌的三大法则(doc 2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