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正能量从哪里来.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正能量从哪里来
尹晋华
编者按 6月4日,《河南日报》刊发河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署名文章《正能量从哪里来》。文章叙述了正能量的源泉:“从文化中感悟”“从集体中汲取”“从正气中生发”,对于各级党员干部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格,不断汲取正能量,坚定理想信念,祛除歪风邪气,廉洁从政,一心为民,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现予全文转发。
前段时间,我在国防大学学习时,填了一首词——《水调歌头·忧患》。原文是:“西山秋月尽,登高敞胸襟。莫道学堂寸地,疆海风云劲。纵论中外古今,眼观烽火烟云。今日风雨轻,不会永安宁,忌忘亡国形。风声紧,拍浪急,是险境。东南四边起尘,不应枉自宁。聚起民众防患,应是当下号令,远虑近忧散。世间冷暖日,中华须觉警。”
诗言志,词咏情。诗词是中华民族最具典型性的精神特质,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是生活的体验,也是生命的反思。是激情的蓓蕾,也是灵魂的花朵。是引人拾级而上的精神殿堂,也是照亮人生航程的智慧灯塔。置身于诗词吟诵的现场,每位同志都被一股强大的正能量所包围、所感染、所激励。诗词赋予我们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它是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一种执着、一种光明的力量。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就要不断汲取正能量。正能量从哪里来?
从文化中感悟
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广大人民群众智慧的凝结,是人类文明赖以存续传播和绵延的动力,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正能量。怎么去汲取它,使自己真正挺起腰杆走好人生的旅程?可以说途径很多,诗词吟诵便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正能量的一种好形式。尽管我们朗诵还不是那么专业,甚至稍显稚嫩、生涩,但因为吟诵是发自肺腑的,所以,更具有打动人的力量。
人生是一条无法重复的河流,每一个人的经历都是不同的,我们从他人的诗词中去体验不同的人生阅历、领略不同的人生感悟,从而开阔视野,涵养精神。
人生最大的满足是精神的富足,而不是物质的攫取。只有不断提升文化素养,从文化中吸取养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才能充盈自己的灵魂、理解人生的况味。但现代人往往会忽视这一点,常常被物欲冲昏头脑,以为物质的东西才是具体的、实用的,而精神层面的东西是抽象的、虚无缥缈的。功利物欲的膨胀,必然导致精神本源的丧失。丧失了它,就会迷失方向,就会丧失根本,就会偏离人生的主航道。人与人的差别往往不在于表面、不在于物质,而在于精神层面。一个人只有拥有厚重的文化、丰富的心灵、深刻的内涵,才能构筑多彩的人生。
从集体中汲取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作为社会人,作为集体中的一员,人们之间是需要互相搀扶、互相帮助的。如果一个人离开集体、离开组织就会像一只离群的孤雁,失去方向、失去动力。而一个团结的、奋进的,用共同理想凝聚起来的集体,会给人以明确的目标和前行的力量。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改革开放前后最大的差别是什么?改革开放以前,所缺乏的是竞争意识;改革开放以后,所缺乏的是集体意识。现在,有些人往往只崇尚个人奋斗、注重个人发展,谈个人的东西太多,谈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东西太少。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大到一个国家民族,小到一个

正能量从哪里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nde11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