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施工准备 2. 主要工序施工方案 3.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4. 施工总进度计划表 5. 劳动力计划表 6.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7. 冬雨季施工措施 8. 质量薄弱环节处理措施 9. 质量保证措施 10. 保证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1. 材料质量检验措施 1. 施工准备工程项目开工实施按其性质及内容包括:技术准备、协调场内外工作准备、物资及机械准备、劳动力组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等。 技术准备技术准备是施工准备的核心, 具体有如下内容: 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设计资料、组织图纸会审、原始资料的调查分析、编制具体施工计划和质量计划。具体表现在: 合同签订后,技术部门向建设单位领取各专业图纸, 由资料员负责施工图纸的收发, 并建立管理台帐; 根据施工图纸, 配备与工程相关规范、规程及有关图集, 下发给项目经理部的有关人员。 测量人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始资料,对原地上、下各种管线的标注及调整, 特别是正在使用中的管线, 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加以保护。 测量技术人员进场对建设方所交桩点进行复核测量, 或按照平面图定位无误后, 埋设固定的圆心桩和纵横主轴线临时控制桩, 做好工程控制网桩的测量定位, 同时做好定位桩的闭合复测工作, 测量纵、横断面的原地面高程并做好记录。 测量器具、试验器具充分合理配置全站仪、光学经纬仪、光学水准仪、钢卷尺、混凝土抗压试模、砂浆试模、混凝土振动台、坍落度桶、天平、砝码、游标卡尺、绝缘电阻表、接地电阻表等。 技术工作计划根据改造工程的特点, 经过详细的技术论证, 按期编制缜密、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要求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必须经审批后实施, 技术交底及时准确并有针对性。 协调场内外工作准备 制约和影响施工的生产因素很多, 内部、外部的都有, 特别是场外协调工作十分重要, 项目经理及现场施工员责任明确,及时密切配合协调。 与消防、环保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质量监督部门配合,及时解决施工工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物资准备工作:包括工、料、机械的准备。 搭建临时设施、机械检修完好后运入现场做好施工准备。 材料供货方的落实准备。 材料机具堆放布置。 建立工程项目的领导机构,集中施工力量,组织劳动力进场。对施工队伍进行施工组织技术交底, 要求施工队对每个分项工程提出施工的进度及规范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熟悉设计图纸, 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 达到设计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 熟悉各种配合比, 并在施工中严格按配合比控制材料的用量,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施工用水用电、生活用水用电的具体落实。 施工现场准备: 设立项目部办公室、设立工地实验室、确定机械停放场地、材料堆放场地和拌合场地、修建临时交通便道。 采用施工、生活、消防合一的供水方式,进行临时用水管网布置; 临时用电干线全部采用地埋式, 埋地深度 70m m 左右,满足各部位机械及照明需要。 2. 主要工序施工方案 施工程序、施工段的划分 场地平整夯实总体工程田径场基础分部工程田径场面层分部工程跑道塑胶面层工程球场塑胶面层工程土方工程排水工程基础垫层工程混凝土工程器材安装工程工程队进场后, 首先对原有场地进行布网测控, 配合甲方单位确定工程平面控制中轴线和高程控制点, 以及确定局部需开挖或回填土方的工程量。在此基础上, 按施工要求的精度, 建立二级控制网, 二级控制点应设在牢固可靠的建筑物或地面上, 视野开阔, 不受施工影响。放样点严格按照测设、复核、验收三步进行, 测设、复核人员应仔细查看图纸, 进行放样数据计算,对平面放样点用距离和方向进行检查, 复测和检查的点位误差不应大于 10mm 。复核合格后, 交甲方监理验收。如果有土方开挖, 则必须在地下水位已降至基底标高 米以下, 且严禁在 4 级风以上的天气进行, 表层土方开挖前, 应洒水降尘,土方挖土及铲运土方扬尘高度低于 米,机械施工严禁撞击桩体, 土方外运车定斗必须覆盖。土方堆放应用密目安全网覆盖,避免大风天气造成扬尘。场基碾压时应浇水使土湿润, 含水率 8~ 12% , 碾压时沿纵向从内边沿向外沿碾压,行车速度可用 25~ 30米/分,采用 12~ 20 吨碾压机碾压,有条件时,最好采用振动碾压机进行施工,一般碾压 5~8 遍。质量要求: 外观: 碾压后, 无明显轮迹, 无发软起皮、浮土松散及波浪现象密实度: ? 92% 纵断高程允许偏差: ? 2cm 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施工质量控制: 检查项目检查频度外观随时密实度该工序完成时,提供
施工组织设计(都匀一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