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美学课复习题.doc1、什么是美学?它是怎样产生的?
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是关于美和艺术的哲学思 考,是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和美学家鲍姆嘉 通首次提出来的。他于1750年正式出版其《美学》专著第一卷,并命名
为《埃斯特惕卡斯》,
此而获得“美学之父,,的称号。鲍姆嘉通认为,人类
心理活动分成知、情、意三个部分,知是理性认识,已由逻辑学来研究, 意是道德活动,已由伦理学来研究,而情属于感性认识的部分,却一直没
有一门相应的独立的学科来研究,这是一个缺陷。于是,鲍姆嘉通主张建 立一门新科学来研究这个被遗漏的部分,这就是“美学”,也就是“感性学” 的意 思。其理由是:
(1)人的认识既然被分为高级认识(理性认识)和低级认识(感性认识),
那么,哲学家就没有理由只研究理性认识而不研究感性认识。研究感性认 识应由“美学”来承担。
⑵理性认识是“清晰的认识”,感性认识是“混乱的认识”,这种界限的划
分并不是绝对的,人的认识是一个发展过程,即从低级 向高级,从混乱到清晰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甚至这中间还有一个既不黑暗 也不光明,既不混乱也不清晰的阶段,诗的想像就往往处于这样一个阶段。
此,鲍姆嘉通认为美学是“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二也是“用美的方式进行 思维的艺术的科学‘:尽管鲍姆嘉通把
美学规定为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是不完善的,但其在提出美学作为一门独 立学科以及初步界定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方面,还是 作出了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历史贡献。
2、怎样理解美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美学产生以后,现代西方美学大致朝着三个方向横向展开 和发展:①哲学的方向;②心理学的方向;③艺术杜会学的方向。但是, 这三个发展方向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之间往往出现相互渗透、彼此包容 的复杂现象,而以心理学的研究为主流,因此现代西方美学显著的特点:
(1)在研究的对象上。已由以往美学注重对美的形而上学探讨转向注重 审美经验和心理结构的考察和研究,也就是分析和探讨如何使外在对象变 成为审美对象的各种主观能力;
在研究方法上。认为以往美学那种对美“自上而下”的思辨性的、形 而上学的探讨方法已经毫无意义,必须代之以
“自下而上”的科学方法,重 视经验归纳,把由对美的形而上学的探讨转向对审美经验及各种美学与艺 术问题横向研究。但哲学探讨并没有消失。
3、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从前面的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非常年轻
的,只有200多年的历史,还处于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它所研究的各种 问题的内在联系,它与其他科学的联系和区别,尚未充分地揭示出来。
此,如现在要给美学研究的对象做一个十分确切的界定,是比较困难的, 我们可以根据美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对美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做一个基 本的规定。
从历史上看,有的美学家重在美的哲学思考,有的美学家侧重于对艺 术的研究,有的美学家注重对审美经验的考察,这是一个历史的事实。近 代心理学研究兴起之后,对美学经验的心理学探讨越来越占主要地位,艺 术的研究与审美经验的考察、分析相结合的趋势也越来越突出,但实质上 对美和艺术的哲学思考并未停止。
我国美学研究的现状也是如此,不过在一个时期对美的哲学探讨占突 出地位,相对而言对审美经验、艺术的研究较薄弱,近年来有明显发展的 趋势。此外,对审美教育研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有可能成为美学的未 来发展趋势。鉴于美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单一考虑某一方面,并把它作 为美学研究的惟一对象是不妥当的。美学研究的对象不是单一的,而是多 元的,具体说来应包括美、审美、艺术、审美教育四个具有内在联系的部 分。
美的本体部分。重在哲学探讨,分析和论述美的根源、本质和特征, 美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它们的关系,美的存在领域和表现形态等问题。
审美经验部分。重在心理学研究,揭示和描述美感的起源、本质及 特殊规律,美感心理结构、过程以及其中各心理因素的组合方式,美感基
本形态等审美事实。
艺术部分。重在社会学、心理学的考察,探讨艺术作为审美对象的 起源、审美本质和审美特性,各类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以及它们各自的审
美特性等问
审美教育部分。重在教育学的研究,是多元而又统一的,以其内在 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据此,则可以把美学研究的对象规定为:以美为 基础,以美感为中介,研究美、美感、艺术和审美教育的内在联系和一般
规律。
4、美学研究的范围涉及哪些领域?
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的范围没有严格的界定,有时过宽,有时过窄,
没有一个科学的规定,且有一种通病,就是往往顾此失彼,强调了某一方 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不能把美学研究的诸问题综合并联系起来加以考 察。
【精品】美学课复习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