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抒情手法.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抒情手法.doc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抒情手法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抒情手法
1 / 6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抒情手法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 艺术手法
第一课时 抒情手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常见的抒情手法
2、学会分析古代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3、规范答题步骤
重点难点:学会分析古代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此类题常见出题模式:
这首诗是如何抒情的?
这首诗抒发情感用了哪些手法?
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
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即景抒情、以景作结
②托物言志、借物抒怀、
③用典抒情
④即事感怀
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以第一人称 “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
如: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例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 王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 )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 3)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表达 “凄凉 ”的。(3 分)
①选择“一鸟” “数帆”等意象,融情于景,营造了凄凉的意境;②以“谁与问”对应“独上江城”,直抒胸臆,表达凄凉心境。
二、间接抒情 :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 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
此物中, 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分为借景抒情、 情景
交融、即景抒情、以景作结 // 托物言志、借物抒怀 // 用典抒情 // 即事感怀。
作用:可以使感情的抒发更加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以景传情达意(间接抒情)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
“故乡明月 ”
“松风山月 ”

“乡思情 ”
“隐逸情 ”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抒情手法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抒情手法
6 / 6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抒情手法
“寒林残月 ”
“诗人的忧愁 ”
“中秋圆月 ”
“相思情苦 ”
“长亭折柳 ”
“惜别情 ”
“空城落花 ”
“对国势衰危的哀叹 ”
“风雨落花,双燕孤飞

“闺怨情 ”
“江湖扁舟,月落乌啼

“诗人的羁旅之苦 ”
“梦后酒醒,烟柳断肠

“悲欢离合情 ”
“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
” “对世事沧桑的感叹 ”
(1)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例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抒情手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秋天学习屋
  • 文件大小197 KB
  • 时间202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