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秘闻 朱棣为何要在北京建故宫?
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紫禁城,矗立几百年,仍然以其悠远的故事和厚重的历史而充满神秘和震撼。朱棣从燕王到皇帝大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1360年5月2日,朱棣生于应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南京。1370年至1391年,他先后3次将26个儿子中的23个封为亲王,分赴全国各战略要地驻防。1370年,朱元璋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1378年,朱元璋改南京为京师,并让亲王陆续分赴各自的封地。1380年4月16日,燕王朱棣正式到自己的封地北平就藩。因为北平担负着防御蒙古贵族侵扰的重任,故朱元璋给予他的军队编制比其他亲王多,而且准许他除大事上奏外,军中的小事可以自行决断,这使朱棣实力大增。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1402年在南京登基,改元永乐。朱棣为何要迁都北京?永乐元年,明朝的首都在今天中,也对这个地方充满感情。永乐元年的农历正月十三这一天,朱棣按祖制祭祀完天地回到皇宫。礼部尚书李至刚,建议北平立为京都。朱棣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下来,并将北平升为北京,成为王朝第二个京都。一则,朱棣杀了不少建文帝的旧臣部下,十分不安。而且,攻入南京城时,他的侄儿建文帝就在一场大火中神秘失踪,生死不明。但后世的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当时被下葬的并不是建文帝本人。真正的建文帝,很可能已经逃亡在外。而这件事也成为朱棣最大的一块心病。有一天上朝,朱棣还差点被御史大夫景清刺杀。后来,朱棣在南京城里经常做恶梦。更强烈地开始怀念他的故地北京。于是开始谋划他迁往北京的计划。他曾提过迁都建议,却遭到大臣们的激烈反对。后来,他开始以迂回而秘密的方式,为迁都进行系统而缜密的准备。迁都+修建宫殿:皇帝的暗藏心机公元1403年,由北平刚刚改称为北京的城市里,突然多了很多来自江浙等地的南方人。他们得到朝廷的应允,迁至北京,即可获得五年免缴税赋的优待条件。这些人普遍比较富有,很快便在北京做起他们以往在南方所经营的生意。同时在北京的郊区,也多了很多农民开始垦荒种地,大规模的移民工程开始了。公元1405年6月,郑和受永乐皇帝的派遣率一支船队作远洋航行。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郑和下西洋。郑和带着展示国威的使命,扬帆起航。也有说法是,这次航行其实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就在郑和远行之时,发生一件让朱棣高兴的事情。以丘福为首的一群大臣,建议在北京修建一座新的宫殿,当然,正和朱棣的心意。永乐皇帝开始派他的心腹亲信们奔赴全国各地,为这项巨大工程做准备。他们中有工部尚书宋礼、吏部右侍郎师逵、户部左
故宫秘闻 朱棣为何要在北京建故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