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麻疹5.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麻疹内容【概述】【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与病理】【临床表现】【非典型麻疹】【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辨证论治】【预防】麻疹( Measles Rubeola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合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公元 196 — 220 年,即有关于麻疹叙述; 1023-1104 年,认为是一种传染病,并能与天花初步区别; 1576 年首次提出麻疹病名,具有流行性及一定免疫性。 Enders 及我国学者 50 年代成功分离麻疹病毒。 1965 年我国自制麻疹减毒活疫苗成功。麻疹被列为世界上消灭疾病的第二个目标。【概述】【病原学】麻诊病毒属副粘液病毒。囊膜含有三种蛋白: M蛋白、糖化蛋白 HA 、 F1 蛋白。麻疹病毒可在人胚肾、猴肾及人羊膜细胞中增殖。培养连续传代后逐渐失去致病性,保持免疫性,依此制备减毒活疫苗。易被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灭活; 耐寒不耐热, 4℃可存活 5个月, - 15 ℃存活 5年;而 20 ~ 37 ℃仅存活 2小时, 56 ℃ 30 分钟即被破坏。?传染源患者为唯一传染源。出疹前后 5天均有传染性。该病传染性强,易感者直接接触 90% 以上可得病。隐性感染者的传染源作用不大。?传染源患者为唯一传染源。出疹前后 5天均有传染性。该病传染性强,易感者直接接触 90% 以上可得病。隐性感染者的传染源作用不大。传播途径咳嗽、喷嚏时,病毒随飞沫排出,直接到达易感者的呼吸道或眼结合膜而致感染。间接传播很少。传播途径咳嗽、喷嚏时,病毒随飞沫排出,直接到达易感者的呼吸道或眼结合膜而致感染。间接传播很少。易感人群未患过麻疹,也未接种麻疹疫苗者均为易感者。病后有较持久的免疫力。通常 6个月至 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6个月以下的婴儿具有母递免疫力,极少发病。麻疹活疫苗预防接种后可获有效免疫力,但抗体水平可逐年下降,因此如再接触传染源还可发病。易感人群未患过麻疹,也未接种麻疹疫苗者均为易感者。病后有较持久的免疫力。通常 6个月至 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6个月以下的婴儿具有母递免疫力,极少发病。麻疹活疫苗预防接种后可获有效免疫力,但抗体水平可逐年下降,因此如再接触传染源还可发病。流行特征目前多为散发,但如传染源进入易感者居住集中的地区,则可致暴发流行。流行多发生于冬春两季。在未普及疫苗接种地区,往往每 2 ~3年发生一次流行。当城市易感者超过 40% ,农村易感者达 60-- 80% 时即有发生流行的可能。流行特征目前多为散发,但如传染源进入易感者居住集中的地区,则可致暴发流行。流行多发生于冬春两季。在未普及疫苗接种地区,往往每 2 ~3年发生一次流行。当城市易感者超过 40% ,农村易感者达 60-- 80% 时即有发生流行的可能。【流行病学】?麻疹病毒由呼吸道粘膜或眼结膜侵入,在局部上皮细胞及附近淋巴组织复制增殖, 1~2天后入血,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通过白细胞带至网状皮系统增殖。约经 3天,大量繁殖的病毒再次释放入血,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致全身各组织器官广泛受累,病毒在这些组织里复制增殖,造成组织炎症、坏死、引起高热、出疹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特点是全身淋巴组织单核-巨噬细胞增生和浸润,形成多核巨细胞。在皮肤、粘膜、呼吸道及上皮还可查见上皮巨细胞。上述细胞于前驱期及出疹后 1~4天常见,故有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机体感染麻疹病毒后,产生血凝抑制抗体,抗融合因子 F抗体及补体结合抗体。前两者均有中和作用,出疹后 1~3天就可检出;初为 IgM ,出疹后 7天达高峰, 1~3月后下降, IgG 抗体比 IgM 晚1~2天出现,存在时间长,具有特异保护作用。【发病与病理】?前驱期又称出疹前驱期,持续 2~4天,但体弱、重症或滥用退热剂者可延至 7~8天。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急起发热,咳嗽、流涕、喷嚏、畏光流泪, 结膜充血、眼睑浮肿。咳嗽逐日加重。婴儿可伴有呕吐腹泻。起病 2~3天第一臼齿对面的颊粘膜上出现麻疹粘膜斑( Koplik ’ s spots );此征有早期诊断价值。初少许,随后扩散至整个颊粘膜及唇龈等处。粘膜斑多数在出疹后 1~2天完全消失。下脸缘可见充血的红线。少数病人病初 1~2日在颈、胸、腹部出现风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或荨麻疹,数小时即退,称为前驱疹。此时在悬雍垂、扁桃体、咽后壁、软腭处亦可见到红色斑点,出疹期才消退。出疹期于第 4病日左右开始出疹,一般持续 3~5天。皮疹首先开始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躯干与四肢,待手脚心见疹时,则为“出齐”或“出透”。皮疹初为稀疏淡红色斑丘疹,直径 2--4mm ,逐渐皮疹增多,融合呈卵园形或不规则形,疹间可见正常皮肤,皮疹出透后转为暗棕色。病情严重时,皮疹可突然隐退。本期全身中毒症加重,体

麻疹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