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均衡”始终是一种“被动”“被迫”的功能技术.docx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均衡”始终是一种“被动” “被迫”的功能技术
前言
近些年,全球新能源的大发展,电池技术的大发展,也促使了电池管理系统辅助功能的进步。特别是在电池保护、均衡、安全、故障诊断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国内技术也保持着同步高速发展。
其中,在电池串联应用方面,因无法彻底解决电池一致性问题,很自然的“均衡”功能应
运而生。 BMS 基于电压的均衡、基于时间的均衡、基于 SOC 均衡等,从被动均衡再到主动均衡,均衡电流从小到大,似乎变成了解决一致性问题、容量木桶原理“主流”的发展趋势。尤其在国内,似乎是首当其冲要考虑的因素,必走之路。
均衡不是万能的,均衡电流不断放大,不能一揽子解决问题
个人认为,“均衡”始终是一种“被动” “被迫”的功能技术,并不是万能和无限的。均衡
方面,同步带来很多问题不可小觑, 甚至是安全问题 (大电流热量导致 PCB 板过早失效、
元器件失效造成的短路、均衡策略冗余设计没有或不完整导致的安全事故等) 。路在何方?追求电池品质整体提升的良性循环
我们真正的出路,还是要在电池方面做足功课,从根本和源头改善电池一致性状态。尤其
是在整车厂系统设计之初,就要充分考虑电池品质。 “设计之初电池选择”正确的思路,是关键和方向。不能被电池品质现状扭曲了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让电池上游企业误认为,有均衡功能存在,还可以大电流均衡,而万事大吉。是很严重的问题。只有让我们提出正确的需求,去督促电池厂家不断的改良工艺和创新技术,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氛围,这才是王道。
一种责任:把正确需求信息传递给电池厂家
本文的目的是一种呼吁,更是一种责任。其实大家都知道国内电池和国外电池的差距,不是个体的差距,而是批量一致性的差距。所以才更需要去引导、去关注、去研究。把眼光
从“大技术”“技术路线之争” ,转变一下,去关注这些细节,避免在后面应用链条中,付
出更多的代价、成本。举个正面的例子: “松下的小圆柱电芯,技术炉火纯青” ,“有笑话称,如果用两台机器测松下的电池, 出来的曲线不一样, 首先怀疑的应该是你的测试问题” 。松下就是这么牛。这些年,我们更关注电池产能是多少,规模有多大,产值是多少个亿,
但从产品品质的角度,缺乏工匠精神。
看国外电池均衡功能(个人观点) ---有保护性均衡、 SOC 数值稳定等成分
从技术角度,我们看看国外经典车型均衡状态,不一例外的都是“被动的” “小电流”居
多。对方并不是在主动均衡方面做不好, 电流同样也可以做大, 但是,他们为什么不做呢?
有人说是电池好,那么,在“好品质电池” 、“可以很好的均衡” ,侧重选择的时候,为什
么选择了第一个呢 ? 从短期成本角度,我会选择第二个的。对方同样也有均衡功能,与其
说是在“均衡电池系统” ,倒不如说是一种防止过充、过放的“保护” ,或者还有别的功能
目的。
(注,上述图例仅为均衡原理示例)
国外典型车型均衡状态:
(数据仅供参考)
车型 LeafteslaBMW I 3VO

“均衡”始终是一种“被动”“被迫”的功能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cs1911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11-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