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伟大的悲剧》教学实录范例
《伟大的悲剧》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屏显南极图片。)
师:同学们,冰雪覆盖的南极,一面向世人呈现着自己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又以凶险酷寒回绝了人类好奇的拜访。零下 40 摄氏度的低温,73 天的生死较量。1912 年的南极记录了一个怎样的英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请同学们大声念出题目和作者。
(师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整体感知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概括一下这个“英雄故事”呢?
生 1:1912 年底,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们在归途中悲壮牺牲。
师:请坐。真勇敢,能够第一个回答问题,而且还抓住了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概括。根据老师屏幕上的提示,谁还愿意再试一试?
(屏显提示内容。)
生 2:1912 年 1 月 18 日至 11月 12 日 ,探险家斯科特、威尔逊、
第 2 页
奥茨、埃文斯、鲍尔斯想成为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可是他们到达后
才发现已经有一批人来过了,所以就失落地往回家的方向走去,但由
于天气非常冷,他们体力不支,最后在归途中悲壮牺牲。
师:更加详细具体了。老师也说说。斯科特一行于 1912 年 1 月18 日继挪威人阿蒙森之后登上了南极极点。返回的途中,他们拖着“羸弱”的身子,“蹒跚”行进在“皑皑白雪”上,经过 70 多天的死命挣扎,当燃油与食物均已“告罄”时,终于被南极寒冷的暴风雪“吞噬”,演绎了一场人类探险史上伟大的悲剧。
(屏显教师示范的内容。)
师:在这里,老师想提醒大家,叙述事件时,还可以巧妙地使用文中的重点词。
三、重点研读
(一)浏览课文找“日记”
师:同学们,斯科特一行全体牺牲,长眠南极,只有凛冽的寒风和漫天的飞雪记得他们的故事。今天,我们读到的这篇文章,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日记,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象写成的。下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直接引摘自斯科特日记的句子。文章中表示引用的部分,通常使用什么标点符号呢?
第 3 页
生(齐):引号。
师:找一找。
生 1:“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
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生 2:“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生 3:“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
生 4:“再这样下去,是不行了。“”上帝保佑呀! 我们再也忍受不住这种劳累了。”“我们的戏将要悲惨地结束。“”惟愿上帝保佑我们吧! 我们现在已很难期望人的帮助了。”
师:你读得真有感情!
生 5:“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 ”
师:同学们准确的发言源自成功的预习。请大家用横线画出来。
(生画。)
师:下面,老师把它们以日记的形式展现了出来。
(屏显“斯科特日记”。)
(二)结合“日记”读文本
———读悲剧。
第 4 页
师:谁来给大家读一读第一处“日记”?
(屏显第一处“日记”。)
生 1:“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
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师:读得好不好?
生(齐):好。
师:他读出了设问的语气和人物的心情。同学们,他们的梦想是什么?
生 1:第一个到达南极。
师:“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为什么?
生 2:因为已经有人提前到达了南极。
师:是谁呢?谁来补充?
生 3:挪威探险家阿蒙森。
师:斯科特变卖了家产,离开了妻儿,义无反顾地向着心目中的圣地进发,希望第一个揭开南极的秘密,结果却是阿蒙森捷足先登。
这个时候他的心情如何?
生 1:失望和沮丧。
生 2:痛苦。
生 3:绝望。
第 5 页
生 4:忧伤。
师:是啊,凝聚着他们数年心血、一生梦想的南极探险,却因角逐失败而成了悲剧。
(师板书“悲剧”。)
师:1 月 18 日,他们到达南极极点。从“日记”中能读出应有的欢
喜吗?你来读读。
(屏显第二处“日记”。)
生 1:“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师:如果他们第一个到达南极,看到的景物会不一样吗?
生 1:会!
师:为什么梦想中的南极是“单调”的呢?
生 2:因为他们想第一个到达南极,而现在梦想破灭了。
师:哦,因为失望
《伟大的悲剧》教学实录范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