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雨巷》教案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雨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审美情趣。
2、 感知诗歌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从意象入手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这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4、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介绍与《雨巷》相关的资料,能够开阔眼界与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本诗教学按“走进雨巷 激趣导入→彷徨雨巷 熟读顿悟→感悟雨巷 合作探究→走出雨巷 拓展延伸”的过程进行。
2、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研究诗歌形式的音乐美、意境的朦胧美、情感的含蓄美。
3、通过介绍《雨巷》的衍生艺术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发散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朗读品鉴,从作品中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忧郁惆怅的情怀。
2、通过推荐《雨巷》的衍生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诵读与鉴赏。
2、意象的把握。
3、掌握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4、掌握诗歌基础知识。
★教学媒体
1、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投影仪
2、多媒体课件: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教学课件、相关的图片、音像材料等。
★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听歌曲《雨巷》。
同学们,在正式进入新课之前,我想先请大家听一首歌。听歌的时候请同学们一起闭上眼睛,感受一下歌曲的旋律和意境。
这首歌给我们描绘的是怎样的一个画面?表达了怎么样的感情?
这首歌曲《雨巷》是根据我国现代的著名诗人戴望舒的同名诗歌改编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优美的诗歌,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诗人通过这首诗歌到底要表达怎么样的感情,看看与同学们的理解到底一不一样?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雨巷》,走进戴望舒的内心世界……
二、介绍作者:
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于杭州。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三、有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雨巷》
1、谈谈对全诗的感觉和体验。
(我们感觉到这首诗很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我们被这种感觉控制住了。 我们体验到了这首诗的低沉、哀怨和无奈。我们也认定了这首诗是美的。不只是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让人感伤、感悟的东西有时更具美的力量。大千世界,美是无限丰富的。)
2、全诗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采用了哪些意象?
朦胧。整首诗都笼罩在朦胧的意境之中。:一共是6个,主要是三个意象(景物)。
第一个是油纸伞。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个是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结合自身住在胡同的经

《雨巷》教案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