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出师表》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基本信息
课题 《出师表》教学设计
作者及工 作单

教材分析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曾对诸葛亮的《出师表》作过这样一番精辟的评论,宋朝文学家文天祥也给予了《出师表》高度的赞誉,他在《正气歌》中写道:“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由此,我们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出师表》的影响之大,及它备受后人钟爱的程度之深。
《出师表》是诸葛亮于蜀汉后主建兴五年( 227 年),率兵北伐之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前半部分是临行时进谏,后半部分表明此行夺胜的决心。全文
主要陈述了诸葛亮劝谏后主广开言路、严明刑法和亲贤远佞的内容和他率师北伐获取胜利、兴复汉室的决心,肌理缜密,脉络清晰,情辞恳切,于议论中抒发了臣子对君主的殷切的希望,于抒情中尽显一代贤相的才智和忠诚。无怪乎它能够被列为表文中的典范,也能够粲然于文苑而千古传诵。
《出师表》是一篇情真理透,词婉意切,慷慨深沉的文章,古人也说:
“读诸葛亮的《出师表》 ,无不为之惆怅满怀。
学情分析
学生初识表这种文体, 文中除少数语句必须由教师解释外,绝大部分语句可以让学生对照注解,通过讨论相互启发,自行弄清大意。前面已学过的《隆中对》,对三国形势和诸葛亮的为人,以及他和刘备的关系已经有所了解,但文章内容上的重点到底是什么,学生往往把握不住;对于诸葛亮是怎样突出他的论述重点的,学生更难以体会得深刻。在学习本课时,还应该结合文章涉及的信息丰富、包含的思想深邃的特点,组织相关综合性学习,合理地将语文学习发散到课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学习中了解“表”这种文言文体的一般知识;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概括内容要点;多层面解读文章,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迁移性阅读的能力;品读语言情感的深切,体会行文构思的明晰的特点;掌握阅读“表”这一文言文体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在读中感知文章大意及内容要点,在读中品味语言情感的深切,在读中质疑探究、迁移发现;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强调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实现师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多角度阅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会怎样对他人“声情并茂”的陈述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怎样正确对待他人对自己的恩惠;怎样看待自己的责任等问题。在讨论思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难点:难点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理解诸葛亮的“忠”。
教学过程

教学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

环节

























出师一表千

载无,千载谁堪

伯仲间?

出师一表通

1.“出师一表通今古,远比
今古,夜半挑灯

管乐盖有余。”谁能续接“出师一
更细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师一表千
表”?
2.板书课题
载无,远比管乐

盖有余。

出师一表真

名世,千载谁堪

伯仲间




















教师配乐背诵、课件显示需要
通过学生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提出

正音的字词
疑难







《出师表》教学设计与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vivian5400
  • 文件大小59 KB
  • 时间202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