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自主创新是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doc15.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自主创新是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
自主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它所阐述的绝不是简单的技术来源问题,也不是一种政治口号,而是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发展战略层面的一个重要核心理念。中央提出自主创新作为新时期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既对宏观层面具有指导意义,也为当代中国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战略发展方向,离开了企业自主创新的主题,也就失去了自主创新作为国家战略的实质意义。简单地说自主创新就是自己主导的创新。自主创新的实质是掌握发展的主导权、主动权,增强未来发展的选择空间。有些专家对自主创新这一命题的真实性提出质疑,认为既然企业是创新主体,那么就没有不自主的创新。我想这种观点失之于将企业作为一般的抽象概念来研究,而现实中的企业是具有不同产权和利益结构的法人实体。当我们将企业作为由具体所有者控制的经济组织来观察,就会看到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确实存在大量的创新过程中产权和利益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动的情况,那种身不由己,不由自主,最终导致主权丧失的创新活动应当说是屡见不鲜的。此外,不应将自主创新解读为企业“自己决定的创新”。因为,“自己决定”只是一般创新的主观意愿前提,并未涉及创新的内部结构和具体创新方式。自己主导的创新则加入了实际创新能力、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的丰富内涵。现代经济活动中知识产权正在成为决定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和利益分配的重要因素。我们过去以为只要掌握控股权就万事大吉了,可是知识要素参与分配和外部关键技术源控制企业发展的现实教育了我们,使我们认识到创新主导权对于从企业微观到国家宏观各个层面的长远战略利益和现实经济利益掌控的重要性。我们学习、贯彻、落实自主创新的战略思想必须从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宏观政策背景出发才能全面领会中央精神。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是坚持自主创新战略的宏观政策前提,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自主创新是一种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重要思想,绝不是简单地讨论技术来源问题。因此,把自主创新与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对立起来是错误的。中国的研究开发投入不到全世界的
3%,我们怎么可能依靠闭关锁国的政策完成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任务呢?实际上不仅仅是中国,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达到与世界同步发展的目的。对于任何发展主体而言,是自己主动把握创新进程,成为创新过程的主导力量,还是放弃创新的主导权,甘愿饮鸩止渴,这是各个层面的创新决策者必然面临也必须回答的战略问题.
自主创新是国家应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和创新在我国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到今天提出自主创新的战略,说明科学技术和创新在我们国家竞争力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反映出我们的政府要用创新来塑造国家新形象的决心
自主创新其实是我国在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作为一个后发国家,科技的基础非常薄弱。在发展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大量依靠了技术的引进,靠出口原材料和让出国内的市场来换取国外的技术。90年代后,FDI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相当多的新技术以FDI的方式进入了我们国家,并成为了许多产业的核心技术。相比较而言,我们国内自己的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得并不令人满意。我们还缺乏真正有国家竞争力的企业。我们最大的企业的规模只是最大跨国公司规模的百分之一或二三。我们一个国家的研究开发经费也只是两个跨国公司研究开发的总和。我们一个国家的国际专利数,不如一个中等规模的跨国公司。在这样一个基础进行自主创新,应该说是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国家有一个全新的发展战略。这种战略包括以下几点:
1)要从一个中长远期的角度来看待自主创新的战略。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与争取FDI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并不一样,不是一两年就能解决的。FDI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都是在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完成的。而科学技术和创新,是在创造新事物并实现其商业价值,其间充满着失败,风险,对资本的要求,对人才和制度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
2)在促进创新的过程中,制度作用高于投入作用。因为创新是一个市场经济下实现的活动,不能用计划的方式实现它。而这种制度建设的核心是营造一种创新的生态系统。这种系统包括:完善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营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的氛围;减少资本、人才流向创新密集区的阻力;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者的权益;打破地方市场的观念;在教育中改变应试教育,强调创新教育等等,这些都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实现。
3)要抓住创新的机会窗口,调动各种力量,真正做到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服务企业,培育企业的创新能力。重大的创新机会总是会在适当的时机出现的,而过去成功的国家和企业会因轨道的锁定而抓不住新的机会。这也是发展中国家迎头赶上的好时机。如韩国抓

自主创新是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doc1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07-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