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总走回头路?
当班主任好几年了,班级平平常常,没什么起色,我不甘心。我渴望做一名成功的班主任,也很渴望自己能够在课改的大潮流中树立自己卓越的教育成绩。为了治理好班级,我学习先进,与时俱进,曾经先后烧了三把火。
首先是我模仿教育名家制订班规。我很羡慕魏书生、李镇西等教育名家,他们常常凭借着一纸班规,能够将自己的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尤其是魏书生,他经常出差、讲学,很少有时间在学校里,但是他班上的各种管理却令人不可置信的好,这让我神往不已。于是,学着他的样,我在班上也设立了各种管理机构,制订了各种管理制度。班上五十六名学生,几乎人人都有事做,人人都是官。可是,执行了一段时间后,我却遗憾地发现:要么名家是骗人的,要么是我自己的造化根本不够,这些班规在实际操作中根本没有一点作用。
例如上课请假的问题,班规上明确规定,任何人都不得在上课进行中请假,上厕所、找东西都必须在课间休息的十分钟内做好。可是,班规制订一个星期后,就出现了问题。首先是女生上课需要请假,我理解女生因为个人卫生问题,有时候不得不请假,于是开了特例。女生特例一开,男生有意见和想法了,他们也纷纷说自己也有特殊情况。结果,一个上课请假的问题,仅仅是班规刚出台的那一个星期做得很好,后来又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了。
其他如课堂纪律、卫生责任、班级文化建设等,我都想得很好,甚至有很多具体条款,我还照搬那些教育名家的具体案例的。可是,最后都无疾而终。这些实践让我有一个这样的体会:教育名家的方法好是好,可是太有个性化了,我们学不来。我们能够做的,其实还只是传统的老做法,能够维持就不错了。我把这个想法跟很多同事讲过,他们也很认同。但也有同事说,你的班规建立得不民主,缺乏群众基础,难怪班规行不通。我想此话有理。于是决定推行民主治班。谁知那东西和班规一样,都是镜中花、水中月,看起来很美,实际却中看不中用。第一次在班上推行民主治班,学生很高兴,老师很兴奋,可是,不到一个月,麻烦就出来了:由于学生权利太大,班级管理最后变成了自由市场。我不甘心失败,于是在第二年继续推行民主治班理念,并吸取了第一年民主治班的教训,不事事都听学生的。一个学期后,我在班上进行民主测评,结果又很失望——孩子们居然说我是假民主,征求意见只不过是做样子。真的是气死我了。
几次失败之后,我又恢复了过去治班的老样子,民主治班无效,最后不得不专制结尾。任何事情都必须由班主任说了算。既不去征求学生意见,也不和学生商量,只要有理由,我觉得行就可以在班上推行。这回,孩子们反映很好,一些学生干部说:“早该这样了!”还有些学生直言告诉我:“以前您事事都听学生的,结果有同学给你送了一个外号——糯米团子!”啊!我听了大吃一惊。幸亏觉醒的时间早,不然真的误事了。
有一天学校举办了介绍赏识教育的讲座,我想又是一个好的学习契机,我认真听讲,因为它给我带来了新的希望,尤
批评的艺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