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鸡白血病的方法
防治鸡白血病的方法
近年来,肥西县一些鸡场不同程度地发生了鸡白血病,其表现的症状逐步趋于明显,死亡鸡的日龄也大大提前,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经济损失。
1流行情况
本病是由禽白血病或肉瘤病毒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主要是淋巴白血病,其次是成红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瘤、肾母细胞瘤、骨石病、血管瘤、肉瘤和肉皮瘤等[1]。鸡是本群所有病毒的自然宿主。外源性白血病病毒通过垂直传播和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水平传播,以水平传播为主。本病的潜伏期长,各型白血病随鸡的日龄增长发病率增高,7~12月龄的鸡发病最多。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有鸡能感染,传染源主要是病鸡和带毒鸡。有病毒学症的母鸡,本身没有症状而其产下的鸡蛋常带有病毒。母鸡整个生殖系统有病毒繁殖,输卵管的病毒浓度最高,特别是蛋白分泌部。因此,鸡卵中带毒,孵出的病雏带毒,它在与健康鸡密切接触时可以扩大传播到整个雏鸡群。一些先天感染的雏鸡常有免疫耐受现象,但它并不产生抗肿瘤病毒免疫抗体,留作母鸡后,会长期带毒排毒,成为重要传染源。近年来,在生产中发现幼雏易感染这种病毒,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随着的日龄增加,约1月龄后感染发病的鸡死亡率大大下降。但是该病毒在外界的抵抗力很弱,在鸡舍内的温度下特别是在夏天,排出体外的病毒,即使不作任何清洗和消毒措施,也会全部失去传染性。该病毒对各种消毒剂都非常敏感。
2主要症状
本病以淋巴性白血病最为常见,成红细胞白血病出现较为少见,骨髓细胞瘤、肾母细胞瘤、骨石病、血管瘤、肉瘤和肉皮瘤等几种类型更稀少,本病一般无明显的特征性症状[2]。淋巴性白血病主要表现为:鸡冠及肉髯苍白,皱缩,也有少数出现发绀;食欲不振或废绝,下痢,消瘦而衰弱,腹部常增大,有时可以摸到肿大的肝,少数鸡营养良好,发生突然死亡,但其内脏则有严重的病变。很多情况下,病鸡逐渐消瘦,以至不能站立,产蛋鸡产蛋停止,皮下肿瘤用手触摸,呈结节形或弥漫形,大小不一,肿瘤形状变化也很大,病鸡到最后因衰竭而死。表现为成红细胞白血病的鸡,除了以上一些共同症状外,还有毛囊出血。
3病理变化
淋巴性白血病病原体在体内很多器官中都能繁殖,表现为肿瘤,肿瘤主要见于肝、脾、法氏囊[3]。肿瘤外观柔软、平滑、有光泽,呈灰白色或淡灰黄色,从针头大到鸡蛋大。按肿瘤的形态可分成结节型、粟粒型、弥漫型。弥漫型肝脏比正常的大好几倍,灰白色,呈大理石样外观特征,俗称“大肝病”。脾脏的变化与肝相同,法氏囊的肿瘤呈很小的结节状,在剖检严重病鸡时,打开腹腔,见各个内脏器官广泛发生病变,甚至互相粘连,无法分开。成红细胞白血病,一种为增生性的,病鸡血液中有许多成红细胞,另一种为贫血性的,其血液中未成熟细胞少。病死鸡解剖,通常是全身贫血,常伴有皮下肌肉及内脏的小点下出血。增生性病例,最特征性的眼观变化是肝、脾、肾的弥漫性肿大,樱桃红色到暗红木色,柔软而易碎。贫血性的内脏萎缩,尤其是脾。成髓细胞白血病,自然感染极少,临床表现与成红细胞白血病相似,肉眼看,病变的骨髓常坚实,呈红灰色到灰色。骨髓细胞瘤、肾真性瘤、结缔组织肿瘤、骨化石病等,均由本病毒群中的病毒所引起,但是自然发病可能性更小。
4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即鸡冠及肉髯苍白、皱缩,也有少数出现发绀;食欲不振或废绝,下痢,消瘦而衰弱,腹部常增大
防治鸡白血病的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