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
1
库仑定律说课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二:一点 五十分。
教材分析:
,它既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又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对电荷间的相互作,不仅要求学生定性知道,而且通过库仑定律的教学还要求定量了解,但对库仑定律的解题应用,则只限于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些简单计算。
,通过本部分知识的介绍,应让学生了解转化、放大,以及处理电荷电量问题上的采用的守恒、对称思想在物理实验中的重要性。
第1页/共21页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二:一点 五十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库仑定律的建立过程和相关的物理学史。
(2)知道点电荷的物理意义、理解真空中的库仑定律以及适用条件。
(3)知道静电力常量k的物理意义、数值和单位。
(4)会用库仑定律解决涉及点电荷静电力计算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反思评价
(2)控制变量的科学研究方法,理想化模型、放大、转化、类比、以及对称、守恒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库仑定律建立的过程以及相关的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2页/共21页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二:一点 五十分。
教学重点、难点
难 点:探究库仑定律的定性演示和库仑扭
秤实验的验证过程。
重点:库仑定律的建立过程对库仑定律的
理解和应用。
第3页/共21页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二:一点 五十分。
教法分析:
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采用的教学方法:启发讲练式。
第4页/共21页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二:一点 五十分。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知识小结
猜想假设
定性探究
库仑扭秤实验
得出结论
应用分析
反思评价
教学流程
第5页/共21页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二:一点 五十分。
演示实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使验电器张开。
设问一:这个想象说明什么?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设问二:那么带电体相互吸引和排斥的力有多大?猜想一下带电体间的作用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第6页/共21页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二:一点 五十分。
猜想假设
影响因素可能为:电荷量,两电荷间的距离,带电体形状 、大小,环境,质量等
简单着手研究思想
真空
点电荷
第7页/共21页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二:一点 五十分。
点电荷
带电体有时可
以看做点电荷
物体有时可
以看作质点
就像
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可以忽略,那么带电体可以看作一个点,称为点电荷。
第8页/共21页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二:一点 五十分。
定性探究
(1)仅改变A与B的距离.
(2)仅改变A与B所带电荷量
控制变量法
第9页/共21页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二:一点 五十分。
库仑定律说课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