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四家" 中沈、文、唐三家共同特点是都属于文人笔墨, 仇英虽是工匠出身, 但画风受到文人画家的影响。所画山四家" 的绘画成就, 都是多方面的, 他们技艺全面, 题材广泛。水, 既能表现雄伟险峻的北方山川, 也能描写清雅秀润的南方风景。他们运用熟练的笔墨, 描写周围的园林景物, 把表现文人生活题材的山水画提高到新的水平, 开拓了元明清以来山水画的新境界。四家" 的不同之点, 是他们的个人画风不同, 各有师承体系。沈周、文征明比较接近, 但也有所区别, 沈周的山水远师量源,、巨然, 出入于元回家的黄公望与吴镇, 兼取法于马、夏, 笔墨挺健, 气韵浑厚, 形成了粗笔写意的新面貌, 开创一代水墨浅络山水的独特风格。特别是他的花卉, 继承发展了末末及元代写意花鸟画的传统, 笔墨尚朴, 风格淡逸, 对明代后期水墨写意画, 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文征明在融汇细润文雅, 独具一格。唐寅和仇英都曾师事当时以院派" 著称的周臣, 吸取两末李成、范宽、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诸家之长, 运用了元人水墨写意的笔墨, 融合变化, 形成了劲秀潇洒的风格。仇英摹古的功力深厚, 师法南宋院体", 人物山水, 多以工笔重色为主, 风格浓丽典雅, 兼能水墨写意, 也具有刚健秀逸之致。他所画人物仕女, 形象优美, 线条流畅, 形成了明代后期人物仕女画的时代风貌, 对明清画坛影响很大。陈道复是吴门著名的花鸟画家, 师事文征明, 他的写意花鸟, 从元人画法中发展而来,直接受沈周、文征明、唐寅的影响。诗书画结合, 进一步丰富了文人写意花鸟画的思想意境, 开创了清新隽雅的一派风格。和后来的徐汩合称为白阳青藤" 。他们的绘画, 对后代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明代后期( 嘉靖、万历以后到崇祯), 无论山水、人物、花卉各种画科, 都有新的变化。派系纷繁, 各有不同的风格. 尤其是花卉画有突出成就, 主要代表画家是徐渭。他继陈臼阳之后, 笔墨更加纵放, 突破成规, 大胆创造, 纵横挥洒, 水墨淋漓, 表现了鲜明的个性。他的这种画风, 对整个清代中期和近百年来的画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的周之冕、孙克弛, 也以花鸟画著称, 画法兼工带写, 较为娇丽, 别成一派。吴门四家艺术成就吴门书画艺术简介吴门书画, 源远流长, 名家辈出。刘宋的陆探微、肖梁的张僧繇都擅长人物画, 他们的特色与贡献是正式以书法入画。进入唐宋时代, 苏州绘画继续发展," 双管齐下" 的张璪是杰出的代表。元、明、清时期, 以山水画为主的文人画极盛。" 明四家"-- 沈周、唐寅、文徵明、仇英取得了明代画坛的盟主地位,就此形成了吴门画派,影响到我国明清四百余年的画风。" 清初四王"-- 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 又分别形成" 虞山派"与" 娄东派", 在全国影响巨大。解放后,成立了苏州国画院,吴门书画继往开来,更臻繁荣兴旺。 1980 年5月 29 日,苏州成立了吴门画派研究会,由吴木任会长,徐绍青、段东战、孙君良、沈彬职任副会长,谢孝思、张辛稼、沈子丞为顾问,有 60 余位国画家、国画理论家、国画鉴定家参加。吴门画派研究会成立以来, 对推进苏州传统画艺术的发展, 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苏州书画家的作品在国内外展览和出版,已产生一定的影响。吴门四家" 绘画明代中期, 苏州地区崛起了四位著名画家-- 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他们以新颖的绘画风格和杰出的艺术成就并誉画坛。后世画史有将他们共称为" 吴门四家"者, 如清初王鉴《染香庵跋画》曰: " 成、弘间吴中翰墨甲天下推名家者,惟文、沈、仇、唐诸公,为掩前绝后" 。有誉为" 明四家" 者,如清沈宗敬《溪山卧游录》评: " 文、沈、唐、仇,为明四家"。沈周和文徵明因绘画源流和艺术追求相近, 被认为开创了" 吴门画派"。晚明董其昌首次提出" 吴门画派" 之称谓,并指出由沈周创立,他在题杜琼《南村别墅图》册跋中说: " 沈恒吉学画于杜东原( 杜琼), 石田先生( 沈周) 之画传于恒吉, 东原已接陶南村( 陶宗仪), 此吴门画派之岷源也"。董氏在梳理文人画流派时又称:" 文人之画自王右丞( 王维)始……吾朝文、沈则又遥接衣钵"(《画禅室随笔》)。至于唐寅、仇英两家, 有将他们归于" 吴门画派"者, 如清初王时敏《西庐画跋》云: " 唐宋以后,画家正宗,有元季四大家、赵承旨(赵孟頫)外,吾吴沈、文、唐、仇,以臬董文敏(董其昌) ,虽用笔各殊,皆刻意师古,实同鼻孔出气" 。又如清张丑《清河书画舫》论析:" 皇明画学自刘廷美( 刘珏) 开山后, 当推沈启南( 沈周) 为广大教主。如唐子畏(唐寅)之清真,文徵仲(文徵明)之古雅,足可南宗北派也" 。指出文、唐分属南宗北派;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也明确将仇英归为北派,称" 李昭道(李思训)一派……盖五百年而有仇实父(仇英) "。沈、文、唐
吴门四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